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医学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加与社会对医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社会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量逐渐趋于饱和,加之当前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不景气局面的出现,使医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健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医学生容易产生种种的就业心态。就业心态支配着医学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支配着医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和行为等。它对医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对医学生的就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面对医学生就业心态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深化对就业心态问题的探讨是做好医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教育和帮助医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就业,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达到医学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主要分四大部分:
(一)从就业的良好心态和不良心态入手,对不同就业心态及对就业的影响做了对比性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就业心态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主要对医学生就业心态进行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从中看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模式已深入到医学生的心中,他们愿意积极应对“就业难”的形势,就业心态较好;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医学生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容易产生许多不良的就业心态。
(三)从毕业生自身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四)在分析医学生就业形势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医学生自身、社会、学校等方面在就业心态合理引导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除了全面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外,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才能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就业心态,顺利实现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论文已多如繁星,但单独对医学生就业心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比较少,本文力图在此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