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9年-2011年3年时间里,S大学共发生了三起学生自杀事件,其不利影响可想而知。现有的有关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应急机制建设方面,有关预警的研究不仅量少,而且主要涉及理论层面。实践证明,事前预警同事后的处置相比,前者更具有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S大学的调查数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与实证分析。本研究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法构建了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相关指标,笔者分别编制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专家问卷》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综合评价学生问卷》,前者供专家使用,后者对S大学的5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合先前确定的指标,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模型。基于S大学的调查数据,本研究对各指标进行了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并结合预警模型对S大学学生突发事件进行了预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对于研究生而言,本科生在学生问题方面更应得到关注;同新校区学生相比,老校区学生在有关学校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一些指标上得分较低;在本科生各年级中,大三年级学生在很多指标上得分情况不理想,是这一群体中的“易损人群”。2、S大学学生突发事件预警值介于“一般”和“不严重”之间,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较小,但仍要加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