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加强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我国加入WTO这几年,各国经济的联动性增强,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愈加明显,在上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哪些方面增强自身竞争力,如何使银行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问题都切实地摆在上市商业银行面前。而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上市商业银行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因此,科学地绩效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EVA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对企业的绩效能够给出更为科学的评估。但是这并不表示,上市商业银行只要能够科学的评估自身的绩效水平,就一定能够防范风险,一定能够保证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因为,绩效评价只是一个评估体系,我们只能说对于运用EVA评估体系所得到的结果,能够让上市商业银行对自身有一个科学全面地判断,而这是上市商业银行追求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前提,能有效地推动商业银行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的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EVA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部分:EVA概念、EVA计算公式以及对会计科目的调整的说明。EVA的计算公式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息前税后利润NOPAT,也是净经营利润,它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反映了公司的盈利水平;二是总资本TC,是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之和;三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是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之和。其中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是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对于会计科目的调整的说明本身并不包含在EVA理论体系中,但是为了使EVA的运用更具科学性,前人在运用EVA进行评估时对相关会计项目做了调整,在这里作简单说明。第三章运用EVA理论体系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全章.共三节,第一节是对样本数据选取的说明。论文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1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1。第二节是对EVA计算公式的三要素在实际研究中所作的调整进行了说明。对三要素都做了相应的转化:息前税后利润转化为净利润,总资本转化为权益资本,加权资本成本转化为权益资本成本2,EVA的计算公式转化为:EVA=NP-E×re。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re时,运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需要用到度量风险的贝塔系数β、无风险收益率re和风险溢价。对于贝塔系数的计算,论文是采用深圳发展银行股票的月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深圳综合指数股票指数的月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各自的收益率为样本数据,通过一元回归得到上市商业银行的贝塔值。对于无风险收益率,是由每一年不同时段的五年期国债利率取平均值得到。风险溢价是采用的一个主观经验值4%。第三节即计算各上市商业银行的EVA。所涉及的数据包括从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报表中获取的净利润、权益资本3;由深圳发展银行和市场02年1月至08年12月的收益率为样本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得到的β值;根据前人的经验得到的风险溢价;由五年期债券利率得到的无风险利率。将以上数据,代入EVA计算公式EVA=NP-E×[rp+4368%]4中,计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的EVA值。在此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上分析了2002至2008年各上市商业银行的EVA及整体EVA水平,并将EVA与传统指标ROE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在考虑资本成本后,各银行的绩效不容乐观,而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更糟。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的EVA值后,引入骆驼评级法,将此评级法的考虑因素应用于EVA的影响因素分析之中,并加入创新能力因素,然后将各因素进行量化,转化为七个可以计算的经济指标,以各上市商业银行02至08年的EVA值及七个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存贷比与非利息收入比对EVA无显著影响外,其它五个指标均对EVA有显著影响。第五章是根据第四章的分析结果,针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营业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性比率及创新能力几个方面提出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建议。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作一个总结性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