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对满足社会居民生活文明需求、提升家庭幸福感等保障民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代家政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与服务领域随着家政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丰富升级,驱动家政服务向全方位、高素质、专业化的方向完善和发展。面对数额庞大的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空缺,由于生源率低培养的高素质家政专业人才可谓是杯水车薪,呈现出严重的“求大于供”的不匹配现象。因此,对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强烈的诉求。职业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就业环境、相关从业者以及职业属性本身三者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家政服务职业的负面效应主要由传统文化的外部因素与个人效能感的内部作用产生。在社会对现代家政人才与日俱增的庞大需求背景下,高校家政专业却面临着学生入学率低,生源供给不足等现象,直接影响到高端家政服务领域专业人才输出的稳定性和家政专业发展的长远性。本文将从家政职业负面效应的视角,尝试探讨其深厚的意蕴,剖析这种效应对学生入学意愿的影响变量,并通过大量的现有文献研究,提出八项研究假设融入自编问卷的问题中,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与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高校家政专业的报考意愿与工作环境、社会保障机制、就业前景、组织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等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显著正向作用。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对各维度假设研究的解释变量进行深度成因分析,提出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家政专业生源供给率的有效对策建议,旨在提升高校家政专业学生生源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对家政服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校家政专业与社会专业家政人才需求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