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CD-DST)在食管癌根治术后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胶滴肿瘤药敏技术(CD-DST)检测食管癌细胞对五种化疗方案:替吉奥+铂类、紫杉醇+铂类、5-氟尿嘧啶+铂类、吉西他滨+铂类及多西他赛+铂类的敏感性,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对不同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差异,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用药,探究该技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化疗方案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从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行CD-DST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患者60例,比较患者食管癌细胞对不同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差异。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究CD-DST检测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方案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可行性。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从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28例患者已于术后完成CD-DST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术后辅助化疗。另外28例患者未行CD-DST检测,设为对照组,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根据中国食管癌诊疗规范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比较CD-DST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进一步将CD-DST组分为敏感组与耐药组,比较敏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再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CD-DST组和对照组细分为:淋巴结阳性-CD-DST组与淋巴结阳性-对照组、淋巴结阴性-CD-DST组与淋巴结阴性-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在接受CD-DST检测的60例患者的肿瘤细胞中,24例(40.0%)仅对一种化疗方案敏感,5例(8.3%)对两种化疗方案敏感,10例(16.7%)对三种化疗方案敏感,6例(10.0%)对四种化疗方案敏感,1例(1.6%)对五种化疗方案敏感。有14例对全部化疗方案均不敏感,完全耐药率为23.3%。食管癌细胞对五种化疗方案的敏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吉西他滨+铂类43.3%(26/60)、替吉奥+铂类36.6%(22/60)、5-氟尿嘧啶+铂类28.3%(17/60)、多西他赛+铂类26.6%(16/60)、紫杉醇+铂类20.0%(12/60)。比较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五种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使用LSD-t检验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吉西他滨+铂类与多西他赛+铂类、吉西他滨+铂类与紫杉醇+铂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3),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DST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DST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6.4%(27/28)、85.7%(24/28),对照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1%(23/28)、57.1%(16/28)。两组1年生存率CD-DST组(96.4%)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年生存率CD-DST组(85.7%)高于对照组(57.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86)。根据CD-DST检测结果,将CD-DST组分为敏感组和完全耐药组,其中敏感组22例,完全耐药组6例。比较敏感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敏感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2/22)、85.7%(24/28),对照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19/22)、57.1%(16/28)。两组1年生存率敏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2年生存率CD-DST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再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两组分为淋巴结阳性-CD-DST组和淋巴结阴性-CD-DST组、淋巴结阳性-对照组和淋巴结阴性-对照组。淋巴结阴性的CD-DST组和对照组1、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vs.83.3%,P=0.362,93.3%vs.73.3%,P=0.535)。淋巴结阳性的CD-DST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7 vs.76.9%,P=0.191)。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 vs.30.8%,P=0.017)。结论1.在CD-DST检测的五种化疗方案中,食管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加铂类方案的敏感率最高,其中与紫杉醇加铂类和多西他赛加铂类方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2.根据CD-DST结果选择敏感方案化疗的患者相较经验性选择化疗方案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获益。3.根据CD-DST结果选择敏感方案化疗对淋巴结阳性患者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其他文献
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工作面的主要支护设备,其主要任务是稳定支护工作面顶、底板,防止顶板非正常垮塌,维护工作面采煤设备和运煤设备的高效生产,保护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不同的煤矿工作面,根据煤岩性质、煤层厚度和工作面采高等条件对液压支架的工作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来说液压支架都需要具备稳定的支撑能力,可靠的承载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特大采高工作面采高过高,工作面控顶距过大,顶板来压更加剧烈,这对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肝癌组织中常伴有多种代谢功能异常,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肝组织中存在细胞色素B5B(C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当中也包括了卫生环境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周边环境卫生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管理水平低下、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差等问题也同步存在。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及幸福感,各地政府纷纷致力
泡沫混凝土是将气体通过化学或者物理的方式引入水泥浆体中,经过合理养护成型而形成的含有大量气孔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决定性质,相较于常规混凝土而言,其内部大量孔洞的存在使其具有轻质保温、耐火吸声、减震消能等优点,但也导致了其强度较低、硬化时间长、易粉化易开裂等缺点。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高强泡沫混凝土胶凝材料组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解释了硅灰对胶凝材料强度增长的作用机理;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
国内许多油气田的开采对象具有埋藏超深、高温、高压、甲烷含量高以及井眼直径小等特点。随着油气开采不断深入,许多油田都进入了开采的中后期,由于井内落物等原因造成的大修
背景及目的: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ST段的研究较多而对T波的关注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铁路沿线稳定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山区铁路沿线地形复杂,为了避免列车无线通信信号和外界信号相互干扰,通常要将列车的无线通信信号控制在铁路沿线有限空间内传播。因此,实现铁路沿线电波在有限区域内的高效覆盖是提高无线通信质量,进而保障铁路无线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铁路沿线电波覆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隧道这一单一场景上,对沿线开阔空间、以及包括开阔空间与受限空间接续区域在内的混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和临床患者中葡萄糖代谢有氧途径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分析帕金森病对葡萄糖代谢途径有无影响,从而进一步为帕金森病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A.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天);B.PD模型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腹腔注射7天)。
作为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中最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之一,非平衡类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表现为数据集样本类别分布的高度不平衡。在很多实际问题中,如溢油检测,漏油事件发生的频率较低,但这种事件一旦发生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这些感兴趣的少数类样本往往比正确识别多数类样本更加重要。基于欠抽样的组合分类器方法是常用于处理非平衡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该方法使用欠抽样方法获得的数据集往往较小
在雾天等恶劣天气环境下,室外能见度大幅减低,导致成像设备无法采集到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研究高效的视频图像去雾算法,以提高去雾技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去除恶劣天气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物理模型的去雾方法,使用大气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成像的逆过程,从而达到去雾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方法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