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农业作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在实现农业多功能发展的同时满足了城市居民乡村休闲的消费需求。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为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探索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律,为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起引领示范作用。如今浙江有36个县级单位列入国家级与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行列,本文以3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实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提升绩效的建议与策略。研究结论:(1)整理休闲农业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遴选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初步体系。运用德尔菲法,优化初步体系,确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2)构建判断矩阵,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构建示范县建设绩效评价标准与评价等级。(3)对浙江3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绩效进行实例研究,结果显示龙泉市、江山市、磐安县、建德市、长兴县、遂昌县、开化县建设绩效高;常山县、上虞区、宁海县、松阳县、安吉县、泰顺县、三门县、武义县、德清县、仙居县、桐庐县、永嘉县、缙云县、象山县、金东区、莲都区、柯城区、天台县与吴兴区建设绩效较高;奉化区、余姚市、新昌县、桐乡市、温岭市、兰溪市、浦江县与嘉善县建设绩效中等;北仑区与江北区建设绩效低。(4)依据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旅游品牌打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五大提升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