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二氧化硫污染及其危害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流化床烟气脱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脱硫方式,在脱硫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计算流体力学发展起来之前,主要是以实验研究为主,实验方法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很多参数很难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得。计算流体动力学在这一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没有资源消耗,而且运行周期短,便于控制、参数可调性大。通过对数学模型修正、参数的优化,可以得到与实验结果较一致的结果。因此,计算流体动力学受到许多学者的欢迎。本课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6.3和其网格前处理软件Gambit2.2,对流化床内进行的流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均匀布风流化床流化效果较差,导致气固相接触面积较小,气固分布不均;流化床内普遍存在轴向流化效果较好,而径向流化效果较差的现象。针对以上两种状况,本课题设计了五种不均匀布风流化床,并将各流化床内气固相的流动特性与均匀布风流化床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种使流化床流化效果最优的非均匀布风流化床;同时为了解决水平布风板流化床中存在径向流化效果差的现象,设计了一种倾斜布风板流化床,通过对倾斜布风板流化床流化效果的优化,得到了最优的操作条件,实现了床内颗粒的内部循环,使床内颗粒的径向流化有了较大的改善。流化床内钙基固硫剂脱除二氧化硫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灰石进入流化床后先进行煅烧,生成多孔的氧化钙,然后氧化钙再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发生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另一种是石灰石直接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发生反应,除去二氧化硫。本课题首先单独对这两种脱硫形式的模型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将模型模拟值与文献中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然后将两模型的脱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匹配性较好,直接硫化要比间接硫化钙的利用率高,达到相同钙的转化率,直接硫化所需的时间较短。Fluent中实现脱硫的化学反应一直是脱硫研究的热点,通过Fluent自身的功能较难实现。本课题通过Fluent外部接口导入UDF文件,实现了脱硫的气相反应,并通过类似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各脱硫条件进行了优化,找到了影响脱硫的主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