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清代首饰中的耳饰作为研究对象,其特殊的佩戴位置,往往会使设计者与制作者赋予巧思和考究的材质,具有较强的审美研究价值。笔者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关于清代耳饰,前辈学者们虽有提及,却很少以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造型繁复精致的清代耳饰作为清代首饰装饰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以其特殊的形式语言记录着清代首饰视觉形态的文化历程,同时也映射出清代人们生命观念的演变,是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系统梳理清代耳饰的整体形态特征与其中所蕴含的设计思维,挖掘对耳饰艺术发展造成影响的时代因素,为我国清代耳饰的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清代耳饰的造物智慧并从中找到创作灵感。文章从设计学研究视角,通过对文献、图像等路径的相互比对发现,清代耳饰是在清初满族文化带入、清中满汉文化交融、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中形成并发展。本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首先,文章对耳饰的起源及历代耳饰文化嬗变进行论述,同时分析了影响清代耳饰发展的三大时期背景以及清代典型性宫样耳饰“一耳三钳”的式样特色及流变历程,为后面对清代耳饰结构造型与装饰元素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文章结合了大量的文献和各大官方博物馆的实物图片,对清代耳饰中各耳饰结构类型与耳饰装饰元素分门别类地作细致解析;再次,文章对清代耳饰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随后,笔者将清代耳饰中所蕴含的设计思维以及对清代耳饰艺术形态形成产生影响的时期因素进行了归纳;最后,文章对我国耳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将清代耳饰设计进行当代转换进行探讨,让传统装饰元素更加深入人心,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与精神需求。总之,本论文是运用由具象至抽象、由个性归纳共性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对清代耳饰的研究纳入系统的分类方法之中,有机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清代耳饰的结构造型、装饰元素、材料工艺、设计思维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清代耳饰设计思维以及对清代耳饰艺术形态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此外,从对清代耳饰设计的当代转换视角来看,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在当代耳饰设计之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