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因其具有舒适、节能等特点,近年来在民用住宅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夏热冬冷地区,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夏季的防结露等问题,对于冬季的研究,特别是冬季环境下和新风的联合工作研究较少。随着我国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该系统有望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季环境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于小区集中供暖环境,该系统如何设计,比如负荷的精确计算、毛细管系统和新风系统如何配合工作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一实际应用工程为研究背景,对毛细管辐射空调与新风系统联合工作用于民用住宅采暖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实验房间毛细管敷设情况建立毛细管顶板的换热量分配比例所对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实测室内热环境的各项参数,分别计算了供暖房间和非供暖房间与毛细管层的换热量,从而得到该模型的分配比例,并通过实验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当毛细管辐射系统运行时,毛细管供水温度保持恒定,毛细管层与供暖侧和非供暖侧的换热量增大,毛细管顶板换热量分配比迅速增大,之后趋于稳定;当室内温度达到控制系统设定温度时,毛细管顶板换热量分配比逐渐减小。该模型可对毛细管所在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评估,对采用毛细管辐射系统的建筑负荷计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该建筑的户间传热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随着供暖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间的室内温差逐渐减小;户间传热对房间的采暖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户楼板传热的上下供暖用户对中间非供暖用户的影响较大,同层通过分户墙传热的左右供暖用户对中间非供暖用户的影响较小。研究认为可根据相邻用户的供暖情况来设定供暖用户的毛细管供水温度,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非供暖用户室内不同垂直梯度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而采用毛细管顶棚辐射与新风联合供暖用户室内热环境有着“脚冷头热”的缺点;用户可根据该空调系统启停时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间歇性运行方法来节约该系统运行的费用。通过CFD模拟的手段对毛细管辐射与新风联合供暖方式下不同送风温度和速度所对应的工况进行分析。当新风的送风速度可以满足室内空气换气次数要求时,顶板辐射面的温度相对较低,新风送风温度相对较高,送风房间人体活动区域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分布均匀,可以满足人体的舒适度要求。当顶板辐射面的温度升高,送风温度降低时,顶板辐射面与新风的温差越大,人体活动区域垂直方向的温差就越大,人体在室内的舒适度下降。顶板辐射面的温度为25℃,新风送风温度为21℃,风速在0.2m/s~0.4m/s,即室内空气换气次数为1~2次/h,可满足室内空气换气次数要求,人体活动区域的温度与速度分布均在较好的舒适度范围内。本文的研究可对夏热冬冷地区采用毛细管辐射采暖的民用住宅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