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主要综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和抗菌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介绍了TiO2的制备方法、光催化及抗菌机理。然后根据近年来纳米TiO2在抗菌性能方面的研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 本文的实验主旨在于研究掺杂型纳米TiO2的光催化杀菌性能。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在常温下制备出澄清、透明、均匀、稳定的TiO2溶胶。研究各种因素对溶胶的凝胶时间和粉体物理参数的影响,优化了合成的最佳配比以及工艺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备出掺杂改性的纳米TiO2。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仪(TG-DSC)、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UV-VIS-NIR)等手段对各种粉体进行微观性能测试和表征,然后对其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对于掺银型TiO2纳米材料,分别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和不同实验条件对不同菌种的抗菌性能的影响。对于掺镧型TiO2纳米材料,以甲基橙溶液作为目标降解物质,不但考察了在太阳光光源照射下,不同制备条件和实验条件对该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而且考察了掺镧型TiO2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最后,研究了银和镧这两种元素共掺杂制得的纳米TiO2的抗菌性能。 研究表明,优化的TiO2溶胶合成工艺为:在室温条件下,以乙酸作抑制剂,浓硝酸作催化剂,Ti(OC4H94、C2H5OH与H2O的摩尔比为1:12:9,调节溶胶pH值为2~4,控制B液滴加速度为1~2s/滴,磁力搅拌速率为中速;银离子的掺杂,促进了TiO2锐钛矿相的形成,而对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影响不大,而镧离子的引入则对晶相转变具有抑制作用且掺La-TiO2纳米粉体的粒径逐渐减小,而这两种元素共掺杂对纳米TiO2的晶粒生长和相变影响具有协同效应;在2%Ag+掺杂浓度、400~500℃热处理温度、A:R=3:1、紫外光照时间60~90min等条件下,掺Ag-TiO2具有最好的抗菌效果,抑菌圈平均直径最大可达17mm;双元素共掺杂Ag+La-TiO2的抗菌性能明显高于银离子单一掺杂的纳米Ag-TiO2,并且随着镧离子掺杂量的增加,抑菌圈平均直径显著增大,抑菌圈平均直径最大可达27mm;在太阳光光源下,掺银及掺镧型纳米TiO2的杀菌能力明显高于纯TiO2,杀菌率最大可达到99%。
其他文献
结合WC的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本论文在成功制备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WC增强Mo2FeB2金属陶瓷,代替WC-Co系硬质合金应用于制砖模具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气象学通常将降雨的多年平均状况视为正常现象,低于平均值称之为干旱。辽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与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干旱发生的频
曾有研究者测量过人类啃咬和咀嚼时牙齿所承受的压力,而测量它们所用的尺度与地质学家测量地壳下压力时所用的尺度相同;除了要承受这种级别的压力,它们还会因为人类的口舌之
期刊
期刊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带我从这条路上走过、跑过、玩过.这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踩在上面会有些硌脚,一些地方有凸起,一不小心还容易被绊倒.rn父亲说我小时候很淘气,就喜欢
期刊
随着电子和光子产品朝着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功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基片材料的选择和提高基片材料的导热性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多晶氧化铍陶瓷因其具有高的低温热导率和低的介电常数,是高热导陶瓷家族中用于电子器件的优选材料。本文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多晶氧化铍陶瓷上沉积金刚石薄膜以提高其复合体的热性能,促使氧化铍适应电子器件微型化、高集成方向的发展。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X射线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Ca(NO)、NHCl、NHNO、CO(NH)、KHPO和KCI6种化肥对土壤中Cr(Ⅲ),Cr(Ⅵ),Cu和Ni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化肥对土壤中Cr(Ⅲ)和Cr(Ⅵ)的吸附都有不同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畜牧业产业化的逐步实现,其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果不进行转化处理,直接排放或大量堆积,不仅浪费资源,还将污染水体和空气,并对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