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科研论文必要组成部分的英文摘要,在引导读者读完整个文章,以至让文章被接受或者被发表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撰写英文摘要对于中国学者,尤其是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者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从语言特征的角度对财经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分析,从而使非英语国家的学者更好的撰写一篇优秀的英语摘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作者自建的两个语料库宏观上从主位推进模式,语步结构以及微观上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进行分析。具体的说,本研究自建的语料库分为两个子语料库,第一个语料库包含中国财经类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50篇,其中西南财经大学摘要35篇,中央财经大学摘要15篇,该子语料库总字数达58,623字,数据均下载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另一个子语料库也包含了50篇摘要,与国内语料库不一样的是这50篇摘要不仅限于某几所高校,它们是分别来自美国31所不同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摘要。该子语料库总字数达20,373字,数据均来自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鉴于本文所建的语料库字数过多,加之所属学科比较单一,所以在各部分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对两个完整的语料库中的100篇摘要进行分析,而是分别从两个中随机各抽取20篇作为分析对象,字数分别为20,154和8,467字,进而总结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本文立足于文体学理论,通过对两个子语料库各个层面特点的研究与对比发现:英文摘要作为科研英语文体的一种,各个国家(语言)的作者有着不同的标准,比如字数要求,国内博士毕业论文摘要多为中文摘要的翻译版本,平均字数达到1000字左右,美国博士论文摘要字数平均为380字左右。中西方学者习惯使用的主位推进模式之间区别很大。语步结构方面两个语料库之间差别也较大,首先是语步总数中国学者明显多于西方学者,其次是国内学习惯使用国外学者完全不用的章节介绍语步和关键词语步。相同点在于必要语步以及各语步出现的顺序。从微观层面上说:国外学者在结论语步的用词方面相对更加严谨,较少适用“can”“will”等断定性的情态动词;西方学者也更习惯在摘要中用数量词(数据)来说明情况,这是国内学者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学者在使用简写和缩写词方面比较谨慎,而外国学者甚至会造出前人没用过的缩写词;两个语料库从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方面说区别不大,一般现在时和主动语态使用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