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疏离感指学生与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学校规范、老师、同学等对象之间,由于关系变得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其体验到的无意义感、无力感、无规范感、孤立感等消极情感[28]。此方面国外已经研究得非常深入,并且被广泛应用,而国内对之的探讨还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学生求学的物质条件已有相当大的改善,但因为教育制度的弊端和学生本身的原因等,他们对学校也产生一定的疏离感,这在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所以该研究非常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回顾并评述了疏离感、学校疏离感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现状,采用倪凤琨的学校疏离感问卷和李艳平的考试焦虑问卷分别调查了中学生学校疏离感与考试焦虑现状。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学校疏离感和考试焦虑在出生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在出生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疏离感和学业成绩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考试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学业成绩在是否住校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疏离感、学业成绩在是否重点中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疏离感、学业成绩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考试焦虑在学校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以及学业成绩在年级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初四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水平、考试焦虑水平以及学业成绩与初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水平、考试焦虑水平以及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3、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在父母最高文化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学业成绩在父母最高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学生,学校疏离感水平最高;其次是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学生;学校疏离感水平最低的是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的学生。
学校疏离感和考试焦虑、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它对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个人成就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对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中学生为对象,对中学生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探讨,考查学校疏离感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将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的解释力作比较,结果表明:
1、中学生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2、中学生学校疏离感与考试焦虑相关显著。
3、中学生学校疏离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4、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成绩随考试焦虑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5、学校疏离感、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都有预测作用。在中学阶段,学校疏离感对学业成绩的解释力大于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