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美国《财富》杂志关于安然公司股价的质疑是整个“安然事件”的导火索,此篇报道直接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安然公司利润的质疑,并进?步引发了相关的诉讼事件;在中国,《财经》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直接引发了证监会对银广夏公司的关注,最后成功揭露了银广夏的财务造假事件;在日本,2015年《每日新闻》公布的东芝公司延迟公布决算报告的新闻直接引起日本金融厅的介入,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不断施压过程中,东芝虚增利润的事实也逐渐浮出水面。金融市场上每年都在上演着审计失察被媒体、政府等外部监管机构发现,从而给上市公司和事务所所带来巨大的监管压力的事件。这种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忧虑和关注被称为公共压力。那么作为外部监督机制的公共压力是否会对审计师审计定价行为产生影响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政治法律现状,以中国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来自外部的公共压力对审计师定价行为的影响。初步研究结论显示:公共压力对审计师审计定价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共压力会正向影响到以审计延迟为代表的审计资源投入导致审计成本的提升:第二,在控制审计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公共压力通过提高审计师的风险预期仍然可以显著影响到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证实,公共压力作为一种外部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其中的文化环境压力和法制环境压力并不会随着上市公司风险环境的变化而失效。但是,公共压力中的政府监管压力在高诉讼风险环境下会出现失灵的现象。本文通过将公共压力理论应用于审计定价的研究范围之内,拓展了公共压力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通过公共压力理论将影响审计定价的外部监管机制纳入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这也为以后学者在此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