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镇静药物对颈椎手术患者纤支镜辅助插管期记忆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保留自主呼吸下的纤支镜辅助气管插管期使用不同组合镇静镇痛药物对记忆等的影响. 方法:45例行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A组为芬太尼l u g.kg~,B组为芬太尼1μg.kg<-1>咪达唑仑0.05mg.kg<-1>,C组为芬太尼1μg.kg<-1>咪达唑仑0.025mg.kg<-1>异丙酚血浆浓度1.5μg.kg<-1>镇静镇痛.记录入室时(T<,0>)、表麻后(T<,1>)、插纤支镜前(T<,2>)和插管后(T<,3>)的BIs值、镇静评分(Ramsay)、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法观察记忆:选用经筛选的48个汉语词汇形成术前、镇静后和干扰3个学习表;将3个学习表的单词随机选出一半,挑出相应的词干形成包含测试和排除测试表.患者在术前清醒时听术前学习表,镇静后听镇静学习表,干扰学习表是记忆测验干扰表.患者术后4小时进行记忆测验,包含测验表要求患者根据词干回忆以前听过的词或回答最先想到的词,排除测试表要求患者根据词干回答第一个但不是最先想到的词.在镇静后进行一次认知测听测验,测试为重复10次听镇静学习表中的词.测试完成后根据包含和排除测验成绩推导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成绩. 结果:A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分别为0.06±0.03和0.03±0.0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外显记忆为0.03±0.02和-0.04±0.0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隐记忆分别为0.05±0.04和-0.03±0.0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BIs值在T<,1>、T<,2>、T<,3>时点分别为94.5±4.1、93.9±4.2和97.5±1.3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镇静评分在T<,1>、T<,2>、T<,3>时点分别为1.954±0.39、1.95±0.39和1.70±0.47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B组在T<,1>、T<,2>、T<,3>时点分别为3.15±0.37、3.05±0.39和3.05+0.22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Sp02在T<,1>、T<,2>、T<,3>时点分别为86.7±5.7、91.7±4.8和91.1±5.4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T<,1>、T<,2>、T<,3>时点的Sp02与T<,0>时点比较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在维持SpO2正常的基础上消除纤支镜辅助插管时的外显记忆但不能消除内隐记忆.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个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生成有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生成,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生成.数学生成在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数学生成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提倡教学中必须有大量的预设,同时也要关注教学中的生成.  一、有意识促成课堂生成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初中数学课
摘要:本文从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思考的优化以及和谐气氛的营造等方面,对数学课堂中学生有效思考的激发作了探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有效思考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就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得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也就是说无论是自主、合作还是探究活动,都离不开思考.因此,课堂效率的真正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考效率的真正提高.  关键词:有效思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因此,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一、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1.创设兴趣小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
摘要:探索未知永远是人类不懈的追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探索的方法,在数学里,从“做”中“学”到“大胆猜测”,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一种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猜测  “寻求解法,不单是记忆步骤;探索模式,不单是记忆公式;形成猜测,不单是做些习题”.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要转化教育理念、把握角色定位,不做“教之师”、要做“导之师”,主导教学的方向与节奏、引导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诱导学习的兴趣与憧憬.  一、教师主导教学的方向与节奏  教师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主导者、导演.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师应以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只有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才能彰显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力.本文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验活动生活化、问题设置生活化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美妙的新课导入、独到
很多教师十分重视课题的引入,对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却往往被忽视,以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结尾”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影响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也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艺术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新课程物理课堂的结尾艺术.  一、结尾的设计要求  好的结尾就好比那“点睛”之笔,它能使一堂课的结构更加完美.但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结尾真正地收到“点睛”之效呢?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会因课型的不同
摘要: 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入手,结合自己的经验重点讨论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