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四轮“混改”名单的提出,近两年有不少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红头文件落地,大力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一阶段“混改”完成以资产重组为主的股权结构调整后,实现了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资本的交叉。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实行地方国有企业的“混改”,其次是深化已经完成交叉持股的“混改”企业进一步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和经营模式,因而推行引入战略者投资、员工持股计划等改革方案。目前大部分“混改”案例的效果不佳,除了资本上的融合,应该更注重经营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本和背景优势,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基本条件,引入民营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创新,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选取了一家地方医药行业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T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其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整体经营效益受到的的影响。该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混改”,参股的民营企业多次通过增资扩股取得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并且获得了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之后更是大力度推行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方案。出让实际控制权在“混改”中并不多见,这是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一条红线,因此这也成为本文选取该公司作为案例研究的原因。从实际控制权变更的角度研究“混改”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创新性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法、事件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T公司“混改”前后的内部财务绩效及外部市场绩效进行研究,全面说明混改对企业的影响。最后评价T公司“混改”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