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双特异性抗体,并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杂交瘤方法制备抗SEA和抗HRP单克隆抗体,分别用化学交联剂DTNB和SPDP将IgG<,1>亚类的两种单克隆抗体经消化、还原氧化获得杂合抗体片段F(ab)<,2>,应用于Dot-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论:IgG<,1>亚类的单克隆抗体可用化学交联法制备出相应的双特异性抗体片段,应用于Dot-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显示了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因可减少实验步骤,节约实验时间,为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提供了快捷的手段.
其他文献
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我们在MRNA和蛋白质的水平上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多向分化及分化相关因素加以探讨.结论:1、卵黄囊瘤组织上皮性结构比较复杂,分化程度各异大部
本研究通过悬浮培养和集落再形成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这五个因子组合对纯化的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结果显示:(1)该组合在扩增CD34+早期造血细胞的同时,更原始的细胞成份C
CDAK细胞是抗CDMcAb和IL-2活化的、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 常用于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该研究中利用PLIL-2SN逆转录病毒载体向CDAK细胞内转移入IL-2基因,转入的IL
目的:探讨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中表达情况及用于GIST诊断的可行性、分析CD117表达和GIST的组化特征、CD117表达和其它免疫标记物表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