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确定性问题分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确定性问题是现代法学争议的焦点问题,从古希腊到现代法学,几乎所有的法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从理性主义和分析实证主义到以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法学派;从哈特到德沃金都对法律确定性问题做出了回答和激烈的辩论。无疑法律确定性问题在法理学中意义重大,它不仅仅关系到法律解释问题,甚至不夸张的说它涉及到法理学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就法律确定性问题做出分析,从法律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词义探讨入手,简单的介绍了从古希腊到现代法学关于法律确定性问题的学术观点。进而对我国的法律不确定的表现和形态做出了分析,指出了法律的逻辑结构的不确定性、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法律语义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法律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经过了上述的不确定分析,指出当今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中的不确定因素,并做以分析探讨,从而在一个层面上指出了法律相对确定性的意义。最后从相对主义入手全面的探讨法律相对主义的适当性和适时性。从而确立了本文的观点,法律相对确定性是探讨法治现代化和法制建设关键所在。最后本文采用了近似法律社会学的观点和态度,对争议较大和分歧较大的问题做出了回避,笔者认为更进一步的分析法律的概念和法律的规则体系可能无益于解决法律确定性的问题,很多程度上的讨论在有些时候不是把问题弄清楚了,而是把问题弄的越来越复杂了。当今中国社会提出的对法律确定性传统问题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更为经济也更为理性。所以本文的观点可能有些不周全,论述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疏漏,也许也是本文的缺陷所在吧。   本文详细的说明法律确定性之重要地位,强调我国法律不确定性的诸多表现,比较西方众多学者之研究理念,分析说明我国法律确定性之特殊。从而达到对法律确定性问题的正确认识,采用法哲学之特有逻辑论述方法,推理论证得出法律的相对确定性这一适合我国法治发展的道路。
其他文献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家创造生产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增加物质财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
《物权法》首次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而无论是在立法的过程中,还是《物权法》已经颁布实施之后,关于车位、车库的问题一直都是理论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随着私家车
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化,市场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即好者愈好、富者愈富、差者愈差、贫者愈贫的现象突出,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使得弱势群体问题日益
近两年来,“90后”大学生已陆续进入高校,这一时代的青年学生必然烙有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膨胀、网络发达的成长环境中,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
外交决策研究是当今国际政治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决策过程、寻找外交决策影响性因素、设计和应用外交决策模型成为外交决策研究主要内容。1971年格拉汉姆·艾利森(Gr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