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COPD重叠综合症(ACOS)中医证候分布初探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哮喘-COPD重叠综合症(A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及分析,为ACOS中医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2014年7月-2015年3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共64例,制定“ACOS中医症状调查表”,分别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职业、吸烟史)及中医症状,对一般资料及中医症状分布及证型分布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ACOS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人群居多,病程集中于10年~20年间,男性吸烟人数较多,且烟龄多在30年以上。  (2)中医症状分布:咳嗽、咯痰、胸闷、喘息出现频次最高,构成比在90%以上,舌脉分布为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滑数。  (3)中医证型分布肺脾气虚证+痰浊(湿)阻肺证较多,构成比为17.2%,其次是痰热蕴肺证(11.0%)、单纯肺脾气虚证(9.4%),痰湿阻肺证、痰热瘀结证(7.8%),肺肾气虚证+痰瘀内阻证、气阴两虚证(6.3%),肺气亏虚证、肺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肝脾不调证(4.7%),肺肾阴虚证及肝肾阴虚证较少,仅为1.6%;病位类要素为肺、脾、肾、肝;病性类要素为痰、瘀、气虚、阴虚、湿(浊)、热、郁。  结论:本研究中咳嗽、咯痰、胸闷、喘息为本病四大主症,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痰湿阻肺,痰热蕴肺证,痰热瘀结证,肺肾气虚证+痰瘀内阻证,气阴两虚证为主,肺气亏虚证,肝脾不调证,肺肾阴虚证,气虚夹瘀证出现较少。此外,肺气亏虚证与痰湿阻肺证可单独存在或兼夹,阴虚者亦可夹痰、夹瘀。本病病位在肺,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可由外邪侵袭、情志不调、饮食失节或年老体虚致脏腑功能失调,致痰饮、湿浊、瘀血等病理因素产生,日久耗气伤阴。治疗上应标本兼顾。
其他文献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多学科的研究已涉及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而对于视觉上可接受的,用于人体体质特征表达的人体模型的研究
由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得到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愈加迅猛,目前已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网民的生活习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掀起
刘福庆、刘莹是清代四川三台儒医。刘福庆晚年取各家学说精华及生平临证经验,编撰《医录便览》未竟而卒,其子刘莹续成。莹于各条详加参究,探抉精微,发前贤未发,并附自身临证医案,不
目的采用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协定方剂(内异康复片)作用于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以雌激素效应相关受体ERα、ERβ、GPER、PR-A、PR-B为研究靶点,观察小鼠在用药前后及疾病发展的不同
德国南部古都——纽伦堡,这是一座富有中世纪风情历史悠久的城市,皇帝堡是这座城市的象征,这里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德国屈指可数的古城,纽伦堡以这座城堡为中心,建有城墙,瞭
目的:从中越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中梳理中越传统医药交流的历史,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其历史特点、意义与影响,分析中越传统医药的异同点,填补中越传统医药交流史研究之
在徽州大宅的各个建筑和院落都会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徽派建筑的主要代表符号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天井的形成、意蕴、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