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中医体质模型与中医体质评判计算机自修正系统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多学科的研究已涉及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而对于视觉上可接受的,用于人体体质特征表达的人体模型的研究还未曾开展,以及用于中医体质评判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也未曾建立。本课题根据王琦教授提出的九种体质类型,实现对其特殊的体质外部细节特征的视觉描述与动态展现,建立完整的体质数据库与统计集,并对体质评判的复杂数据集的权重判定建立探索性的网络结构。其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建立较完整的可扩展的体质评判类库。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对体质学发展现状以及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篇,针对系统第一部分《三维中医体质模型的建立与虚拟现实交互》,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实现技术方面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做了论述;第二篇,针对系统第二部分《中医体质评判计算机自修正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实现技术要点做了详细阐述。 系统第一部分:《三维中医体质模型的建立与虚拟现实交互》 实现方法:使用Poser 6.0进行基础模型的建立,导入Maya 7.0进行细节特征的二次开发,模型细部特征微调,成品模型输出至Cult3D进行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最后运用Director将交互模型封装成可执行文件*.exe。 系统第二部分:《中医体质评判计算机自修正系统》 实现方法:首先,使用PowerBuilder 8.0建立中医体质的基础数据库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质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设计;同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思想对体质评判的复杂数据集的权重判定建立了探索性的网络结构。为使该部分设计可以体现体质学的完整应用思想,特别建立了一个模块对第一部分所实现的三维交互模型进行集成嵌套。 本课题将中医体质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神经网络思想相结合,形成交叉渗透,从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全脑思维角度实现了对体质的全面认知思维模式,丰富了体质学研究的方法手段,为进一步阐明中医体质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拓宽中医基础研究口径,丰富生命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艺术类高研班近年来发展迅速,形式多种多样,为国内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本论文主要探析艺术高研班的三种办学模式,然后立足现实论证其在中国艺术发展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及
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AICS)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并且,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变化
山林掩映下,美秀美术馆隐藏其中,远远望去,如山间一隐寺,与群山黛绿相映成体,构成一幅美丽山水画。走进其中,你会发现她是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一座充满美的建筑,正讲述着人与自
自从有人类以来,疾病便伴随人类左右,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痰病作斗争的历史。疫病作为疾病中的一类发病急、传变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疾病,一直是人类的头号大敌。每当疫
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群体大规模的自发集聚现象,大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较为明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部经济和规模效应的驱使下,艺术家的聚集区多以“创意产业园区”为名“
期刊
目的:苗药铁筷子(Root of Wintersweet)是腊梅科腊梅属(Chimonanthus)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及山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根。本研究将采用完全
目的:利用Mimics16.0和3-matic8.0软件研究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中合理的空间布局,指导股骨颈骨折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后的置钉操作。  方法:1.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论说宋代艺术,就绕不过一个人物,那就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他诗书画无所不能,无所不美,且都能自成一家,自成一格,流传于世.在书法上,他首创的“瘦金体”独具格调,为后人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逐步走进更多普通家庭,帮助料理老人的日常生活.产品色彩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唤起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