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致使动词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使动词是对动词进行语义分类得出的一个次类。对于致使动词的界定分类,众说纷纭;且各家之长,长短兼有。本文旨在总结、归纳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致使动词的重新界定分类,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运用描写和解释、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语料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上,对HSK词表中的致使动词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以期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致使动词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概述致使动词及致使范畴的研究概况,并指出目前汉语致使动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概括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并说明语料来源。 第二章在前人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他们的分歧,并试着全面准确地重新界定致使动词,认为致使动词是及物动词的一种,指能够使宾语表示的事物产生新的状态或动作的动词,并将现代汉语致使动词分为三类:单纯致使动词、多义致使动词和使动致使动词,以此界定为标准,筛选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致使动词,并编出《HSK致使动词词表》,明确本课题研究对象。 第三章研究致使动词的句法性质。根据致使句的考察情况,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层面深入考察了致使动词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致使动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动态分布、致使动词的重叠形式、能否后加“着”“了”“过”、致使动词的否定形式、致使动词的重叠等。 第四章分析致使动词的语义特征,从语义角度对各类致使动词进行了分类,语义分类之后,我们又运用配价理论,从价类、价质、价位、价用四个方面对致使句及其各项成分进行了讨论,认为在致使动词中,二价致使动词最多,三价致使动词次之,一价致使动词没有。价类不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价质、价位和价用,形成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之后,在筛选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致使动词的基本句模。 第五章探讨HSK致使动词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联系留学生的致使句偏误语料,我们分析发现,留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致使概念不明确、单纯致使动词误用、使动致使动词误用、致使句万分残缺、致使句成分性质不对应、程度副词与致使动词的误用、致使句式杂揉、致使句式与其他句式混用等八个方面的原因,并针对这些误用原因,提出了精讲精练、循环学习、学以致用、排除干扰等教学策略。 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要点,并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外致使动词的对比研究、致使句式与其他特殊句式的对比研究等四个方面指出了本论文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方向。
其他文献
感觉结构是威廉斯提出的原创术语和核心概念,也是他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这个概念范畴本身的模糊不清。这
近年来,不少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也已经引入“语义透明度”这一概念作为一个观察角度,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情况。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语义透明度大多被简单
学位
作为一位在创作中具有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徐小斌以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展现了她的两性观。但是,她绝不是一个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超越了狭隘的性别主题,深入到了社会
学位
《清史稿艺文志》,吴士鉴、章釭、朱帅辙编,是纂修於民国三年至十六年的《清史稿》志的一部分,是当时专门记录清人着述的最大书目,共着录9633部,是研究清代学问者必备之书。但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