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娱乐脱口秀节目《奇葩说》幽默语言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奇葩说》(五季)的110期节目为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修辞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三个角度分析《奇葩说》节目中的幽默语言。
  本论文共分七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本论文幽默语言的研究现状。其次说明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交代语料来源。最后叙述其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主要从《奇葩说》幽默语言的界定和特征来简单论述该节目的幽默语言。首先简单地介绍幽默的定义及其分类,再简要介绍该节目的特点,随后结合该节目的幽默语言来分析其特征和类型。
  第二章主要是该节目幽默语言的修辞机制,从修辞格角度研究其幽默机制,再分析其心理因素。
  第三章主要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幽默语言的致笑机制,从而对《奇葩说》中的幽默语言形成原因有所把握。结合语言实例,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语用预设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发现《奇葩说》是通过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违背来制造幽默。其围绕着语用预设理论背景下“取消预设”“追加预设”“曲解预设”等五个方面结合着幽默语言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再从幽默语言语境的利用角度,分别从言外语境和言伴语境两个方面分析。言外语境从时代背景和认知背景展开叙述,言伴语境从现场视觉语境与副语言、体态语伴随语境等方面展开叙述。
  第四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了探析,通过对实际语料的观察与分析,将幽默语言从框架转换和自主依存两方面讨论。首先是从框架转换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分别从旧信息转换到新信息激活的认知框架中和新旧信息整合重新建立认知框架两种转换方式去解释幽默语言。其中旧信息转换到新信息激活的认知框架中的方式又从典型情景、默认值、重新释义、非常规义4个角度去解析。其次是运用自主依存理论来解释幽默语言,分别从自主与依存成分形式相似、内容不相关和自主与依存成分形式不相似、内容相关两方面来解释幽默语言中的仿拟、双关和借喻、隐喻四种修辞手法。
  第五章对《奇葩说》节目幽默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概括分析,其显示的特殊功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交际功能、节目审美功能和身心陶冶功能。
  文章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总体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简单叙述本文的主要成就和局限性,从而为往后的相关研究提出合适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所谓抵押权独立性制度,即是指抵押权可以独立于债权而单独存在,其设立、移转、消灭都与债权之存亡无关。抵押权独立性制度相较于抵押权从属性制度,拥有更为符合交易习惯、有利于促进融投资等多项优势。然而,目前在我国现有立法中,无论是《物权法》还是《担保法》都对抵押权独立性制度采取了忽视的态度而选择抵押权从属性制度;在我国最新颁布的《民法典?物权编》中,对于抵押权独立性制度仍然只字未提;我国司法实践中,抵押权
裴彩芳(1968-),山西乡宁人。19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其中诗集《紫露秋黄》曾荣获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她的诗智性飞扬,意象丰美,以泣血的亲情沉湎,及辽阔的家园想象,谱写着山西诗歌独异的华章。本文首先关注裴彩芳的“长诗”,阐释她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获具的人性深度;接下来论述她“十四行”诗体的创新方式,其以情带韵的自我呈现方式,尤其值得注意;最后,解读裴彩芳存在家园的想象开掘,
学位
[db:内容简介]
学位
从《浮躁》(1987)到《废都》(1993),贾平凹问鼎长篇小说之初,总之得益于他对渐趋“转型”时代必然承受的阵痛的敏感回应,《商州》(1987)《妊娠》(1988)当然也不例外;随后相继推出的《白夜》(1995)《土门》(1996)《高老庄》(1998),城、乡二元社会的中国特色又无疑得到了贾平凹集中的综合考量。新世纪以降,贾平凹专心致志地经营长篇小说,风华标劲,驰骋弗界,“现实”与“历史”并举
学位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是意大利20世纪著名作家。选题通过对《冷漠的人》、《罗马女人》、《鄙视》和《同流者》四部长篇小说的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罪与罚”主题,挖掘人性中的恶、人物的“罪与罚”和异化带来的悲剧等思想内涵。  本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四部长篇小说概况及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是对陀思妥耶
韩玉光(1970——),山西原平人;少年时期即潜心诗歌创作,曾是“超超主义”(《诗歌报月刊》1990年一、二期合刊“中国诗坛1989实验诗集团展示“专号上亮相的民间诗歌团体之一)晚出的成员。2008年参加第24届“青春诗会”,迄今出版了《一九七〇年的月亮》(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捕光者》(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两本诗集。前者荣获天津市第19届鲁藜诗歌优秀奖,后者荣获山西2010——20
学位
《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  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
春秋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诸侯国内部固步自封的改革,而是在交流动态之中进行的。所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行走的时代。“世族”是春秋时代文化的引领者与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变革者。在这个思想文化变革的大时代,身兼多个身份的世族中人没有在本国和封地内部一筹莫展,而是普遍走出去了,有外交礼仪的需要,有因动荡避难的需要,有个人家事的需要,有主动的出行,有被动的前往。他们中有思想的先行者,有政治的流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