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 回顾性研究中国河北地区542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gnal Keratitis,FK)患者的病因学及病原学,旨在对该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2. 对比并观察不同菌属的31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材料及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病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7月542例(542眼)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详细采集病史,根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KOH湿片法、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病原学及病因学分析,并从中随机挑选了314例进行系统治疗的FK患者进行随访,对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及总结。 结果: 本研究中FK患者男女比率为2.1/1,农民占大多数。植物性外伤史者最多,为398例,占73.43%。542例(542眼)FK患者的角膜刮片标本,阳性检出率92.97%,共分离获得8个菌属,501株病原真菌,其中串珠镰刀菌49.70%、茄病镰刀菌8.58%、链互格菌19.76%,曲霉菌属:黄曲霉菌6.19%、烟曲霉菌3.69%、小巢曲霉菌1.20%,其它曲霉菌3.59%,念珠菌4.19%、青霉菌0.60%、弯孢菌0.60%、球毛壳菌1.20%、假丝酵母菌0.60%、串珠合并曲霉菌0.20%。我院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联合角膜溃疡清创术、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术、药物联合角膜移植术、药物联合眼球摘除术治疗。上述治疗措施均疗效显著。 结论: 真菌角膜的致盲率高,10%氢氧化钾湿片法检出率高,可作为FK的初检法。通过对河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分析,为治疗提供依据,轻度真菌性角膜溃疡单纯药物治疗就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中、重度FK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