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总结辽宁省内某连锁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状况,对连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现状进行分析,就分级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双向转诊等进行讨论,提出适用于连锁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发展模式。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4种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检索研究,搜索中英文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2)专题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设定访谈提纲,对8家医院的CEO、卫生行政人员、医保管理人员分别进行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3)问卷调查法,针对分级诊疗研究对三级医院、地级市(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患者分别进行调查。(4)统计学分析法,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利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研究结果: 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门诊急诊服务人次增长最多的是二级医院,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竟然出现了下降。住院服务人次也是二级医院增长迅速,其次的是基层医院,三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数增长缓慢。在医疗技术人员分级配置上,二级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也是最快的,其次的是基层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最后是三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数。 医院医务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均听说过双向转诊,但对双向转诊的了解程度不高,并不是很熟悉,不清楚双向转诊的标准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双向转诊标准缺乏明确的界定。而在患者调查中,一半以上没有听过双向转诊,就算听过双向转诊的人群,也多是从医疗机构中听说的。 2015年较2014年双向转诊率下降0.0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上转诊率下降0.18%,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转诊率上升0.14%。向下转诊率大于向上转诊率,与连锁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相关。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下级医院对口支援,很多病症可以在下级医院进行解决,没有必要再向上转诊,所以向上转诊率呈下降的状态。而随着下级医院的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开展的业务项目的增多,上级医院会把手术后稳定的患者转至下级医院进行后期的复诊和治疗,导致向下转诊率呈上升的趋势。 基于国家目前的政策,连锁医疗机构可采取分级连锁发展模式,连锁医院的分级诊疗更有效的发挥各级的职能,设定符合连锁医疗机构的就诊模式,将就诊按区域设定,让患者尽量就近治疗,在当地解决,超出业务范围内的进行向上转诊,由专人负责登记和联系。借着连锁医疗机构的营销模式的优势将民营医院的分级诊疗特点宣传出去,让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都了解分级诊疗的含义和连锁机构内双向转诊标准和制度。 研究结论: 连锁医疗机构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目前还在试行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在探索中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分级连锁模式下形式的连锁体系构成了一个网络,整个网络通过纵向的技术支持和患者的输送,最优化的利用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加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内部联系,让老百姓在当地就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疾病。规范分级连锁医疗机构的定位,建立适合连锁医疗机构发展的合理分级诊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