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国内的部分老油田大都存在地层压力较低,供液能力较差,地质条件复杂,含油条带较细,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及岩性相对复杂等问题。为了充分提高石油采收率,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对辽河油田齐13区水驱开发效果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齐13区实际的地质和开发状况,通过注入水的利用状况、井网适应性评价、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评价、水驱采收率评价、含水状况评价等十个指标的计算,明确研究区水驱开发效果较差的现状,应利用井位部署来改善开发效果。利用齐13区油田最新的静态和动态资料,在重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评价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新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齐13区油藏实际的地质储量为191×104t,该模型地质储量193.3×104t,相对误差为-1.2%。数值模拟全区单井拟合率为88%,模拟计算综合含水率相对误差为1.2%。通过对油田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实现了对油藏的再认识,重新计算兴隆台组几个小层的油层动用情况并预测了剩余油分布。拟合的结果均显示模型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较高。利用实际生产的开发资料对齐13区各层重新绘制剩余油饱和度图,结果显示:该区块仍有大量剩余油残留在地层中,重点分布在模拟层的兴Ⅰ,兴Ⅱ,兴Ⅲ层,齐13区的剩余储量在纵向上由于非主力层储层物性差,井网控制程度低,造成剩余油较富集。同时,非主力层层薄,面积小,挖潜难度大,平面上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在油层边部、油层薄差的部位,在油藏构造高部位、靠近断层,由于没有井控制,注水时有断层遮挡,进一步造成部分剩余油富集。根据上述对辽河油田齐13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研究区油藏缺乏能量补充、剩余油高度分散,注入水沿大孔道窜进、可利用井少等相关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情况,提出进行井位部署,并对新井指标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