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以调整旧式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方式,赋予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为妇女解除婚姻家庭的束缚提供了法律保障。《婚姻法》的颁布实施,虽然有力推动了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以及民众婚姻观念的变革,但法律的实施仍然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1952年底,新政权为了克服《婚姻法》宣传贯彻中出现的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以调整旧式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方式,赋予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为妇女解除婚姻家庭的束缚提供了法律保障。《婚姻法》的颁布实施,虽然有力推动了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以及民众婚姻观念的变革,但法律的实施仍然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1952年底,新政权为了克服《婚姻法》宣传贯彻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并推动婚姻制度的变革,在前期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的基础上,又于1953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时称“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希望通过“规模壮阔的群众运动”来推动新《婚姻法》的实施。本文即以上海市工业局档案为据,梳理《婚姻法》运动月在上海国营工厂的实施过程。文章发现,近代以来的开埠历史,虽然让上海在1920年代就有了婚恋自主的社会氛围,但这样的历史情境并未给《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带来便利,反因“上海特殊论”的出现成为桎梏。经历两个月的干部学习和群众宣传后,工厂职工对《婚姻法》有了初步认识。不过运动化的宣传,也留下了诸多弊端,以致运动中受到批判的婚恋旧俗,在运动结束多年后仍然不断出现。本文除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如下三个章节:第一章,《婚姻法》颁布之前上海市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女性。该章分别对建国前上海市居民的婚恋观、工业领域的婚姻状况、上海市婚礼举办形式与夫妻关系的变化大致进行说明。第二章,上海市工业局贯彻《婚姻法》运动的详细过程。该章首先讲述《婚姻法》的大致内容,其次对上海市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工业状况进行分析,以说明将工人作为研究主题的原因。接着是本章重点,以上海市档案为依据,分析了在《婚姻法》颁布之前工业局领域的干群思想状况及《婚姻法》运动月开展的详细过程,干部教育—群众宣传—运动成果的巩固—将运动从深入转为普遍,并简略分析了运动的方式方法。第三章,《婚姻法》运动的成效与不足分析。此章分别对此次《婚姻法》运动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收获方面包括群众思想的转变,贯彻《婚姻法》对生产的推动,各种宣传力量和宣传工具的有效运用,以及对干部教育方面的经验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厂与厂之间的不平衡。通过总结运动经验,以便之后使运动转入经常化平稳过渡。本文通过对《婚姻法》运动月贯彻的详细过程、成效及经验总结的研究,阐述了婚制变革是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问题,群众中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制度可以强制实行,但思想并非能够朝夕改变,想要彻底破除旧婚姻制度套在人民身上的枷锁,则要正视制度与思想之间的差异性,长期贯彻《婚姻法》,以实现对群众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届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2017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会达到795万人,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毕业难问题引发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回报率降低,减少对教育的投资,甚至放弃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机会,导致目前的阶层固化问题更加严重。所以,研究当前城乡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问题对于
农地规模化经营对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的现实来说,是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中解决农村耕地抛荒,农业从业者减少的重要途径,这也关乎着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升级的重要作用。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效支持。本文基于对安徽省皖北地区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规模经营的必要性以及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了当前作为外部性资金来源的政府补贴、金融渠道贷款、非正规渠道借款和农
财政政策产出稳定效应一直受到西方各经济学派的广泛关注,属于国内外财政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关于财政政策产出稳定效应,国内外研究仍存在争议,而且探究我国财政政策产出稳定效应大小及阶段性变化,可以更准确判断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稳定有效性,可以确定随着制度改革和发展阶段变化,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稳定效应是否得到了提高,还能对关于财政政策的产出稳定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检验。基于此背景,本文考察了我国
河道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河道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河道的自然形态遭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景观杂乱无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景观基础设施是一个新的拓展领域,它将基础设施与景观巧妙结合起来,试图探索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所面临的众多问题。此次设计主要探索河道景观基础设施结合经济、生态、人文等多种效益下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由于忽略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出现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等草原恶化现象。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2002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等一系列草原保护政策,同时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草原禁牧的背景下,对半农半牧区的辽宁省建平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评析,讨论草原禁牧对辽宁省建平县畜牧业发展的冲击。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
环境问题作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背景下,都引起了政府和研究学者的足够重视。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建设,对环境风险的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释水平理论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从时间、空间、社会和概率四个维度,对诸多社会现象做出了有力的解释,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理论在环境心理学领域的运用。个体的心理表征会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而心理距离的变化则会
湖泊沉积物可用来指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研究湖泊沉积物特征对理解沉积动态过程及湖泊对其响应有着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东亚季风和盛行西风的交汇地带,冬季还受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对子气候系统变化十分敏感。该区域湖泊广布,多个湖泊的沉积记录被用于晚第四纪环境与气候重建,而此前苦海沉积环境研究仅依靠单个钻孔及其年代模型,并未充分考虑到湖盆地形和不同河流输入对沉积过程的影响。X射线荧
目前国内对于整个规划体系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规划的编制部分,对于规划实施的研究,尤其是镇规划建设用地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规划的实施往往决定整个规划最后能否合理实现,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估十分重要。规划的实施基本是以建设用地的建设及各项指标的落实来体现,因此通过对规划建设用地实施情况的评价可以反映规划实施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规划建设用地实施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GIS空间分
背景及目的:目前研究者多采用单个肝脏衰竭(即APASL标准)的标准鉴别乙肝相关ACLF患者。ACLF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早期识别有MOF发生倾向的肝硬化AD患者。对于肝硬化AD患者进行快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入组2005到20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瑞金医院的乙肝相关肝硬化合并AD患者1511例。区分出入院时及28天内达到单个肝脏衰竭的患者后,继续观察患者MOF(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在全面实力上的较量,不同地区在科技和经济上的比拼,实际上都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人才作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代表,自然就成为了各国在竞争上能否取胜的关键。从广义上看,科学技术人才是指有道德品质,拥有一定科技才能的人,具有特殊技术技能的人,在掌握知识或生产技能方面有突出社会贡献的人。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人才越多,哪个国家或地区就可以拿到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