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点”可进入性的高灵敏度SERS芯片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利用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将远场光的能量压缩到亚波长范围的空间,纳米结构附近的电磁场得到极大的增强,尤其是当两个金属纳米颗粒靠的很近时,由于等离激元耦合效应,纳米间隙处的电磁场得到数百倍增强,即所谓的“热点”(“hot spots”)效应。由于LSPR的电磁场增强效应,等离激元纳米结构附近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强度会被极大地提高,即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SERS光谱既具有拉曼光谱的指纹性又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其作为一种检测分析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制备固相SERS基底的方法,可以与各种纳米颗粒合成的策略相结合,制备各种具有纳米尖端、纳米间隙、纳米狭缝的SERS基底。但是存在的两个问题制约着固相SERS基底走向实用化。1.由于纳米颗粒分布是随机的,即“热点”的随机性,导致SERS数据的均匀性和可重复性较低;2.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或者化学方法制备纳米颗粒表面配体的预先占据,目标分析物很难被输送到狭窄的纳米间隙中,即分析物难以输送到“热点”区域,制约了SERS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因此,制备具有均匀分布、高强度“热点”的SERS基底,并发展有效地将分析物输送到“热点”的技术,是SERS技术真正走向应用的关键。本论文以制备均匀、极强、有效“热点”的SERS基底为目标,结合微流控技术,开发新型的SERS芯片和基于SERS的芯片实验室(Lo C-SERS),并将其初步应用在痕量污染物的检测、蛋白质构象变化的原位研究以及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PMCR)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两步法精确控制银纳米颗粒的成核和生长阶段的p H环境,制备均匀的粒径在65nm左右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优化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疏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片上自组装银纳米颗粒,形成“热点”均匀分布的SERS基底,并将其封装在微流通道中,制备得到均匀的具有SERS活性的微流芯片,并应用于天然态蛋白质分子的检测。(2)基于热可收缩的材料聚氯乙烯片(PVC),实现了金属颗粒纳米间隙从数十纳米到亚纳米连续可调的SERS基底。详细研究了两种SERS工作模式:吸附-收缩和收缩-吸附,发现由于存在空间位阻,收缩-吸附模式下SERS强度随着纳米间隙的减小呈现复杂的规律;而吸附-收缩模式则可以排除空间位阻效应,从而指出有效地将分析物输送到“热点”区域是实现超高灵敏SERS检测的前提条件之一,并提出“hottest zone”的概念来量化分析物数目和纳米颗粒间隙尺寸对SERS增强的综合贡献。(3)由于吸附-收缩模式能够排除空间位阻效应,其灵敏度能够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基于协同了纳米间隙内分子数目和电磁场增强作用的吸附-收缩模式SERS芯片,对三种具有不同金属亲和力的代表性污染物福美双(化学吸附)、孔雀石绿(静电吸附)和甲醛(无吸附性),分别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了检测,均获得了远低于国内外标准的检测限,反映出吸附-收缩模式的SERS芯片在痕量污染物检测上的通用性,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4)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快微流混合器辅助的“热点”占据(MAHSO)SERS策略,实现了在保持生物大分子活性的前提下进行高灵敏的原位研究。该策略采用超快微流混合器充分混合分析物与金属纳米颗粒,吸附有分析物分子的金属纳米颗粒在混合器检测区内壁均匀沉积形成SERS基底,相邻纳米颗粒间隙,即“热点”中自然包含分析物分子,因此具有很高的SERS灵敏度。利用该MAHSO SERS芯片原位研究了p H刺激下不同蛋白质的构象变化。(5)采用MAHSO SERS方法以对氨基苯硫酚(p ATP)的氧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原位研究了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PMCR)的机制,发现“热点”内的反应为热载流子直接驱动的,相对于“热点”外表现出更高的反应速率和不同的反应路径。该发现从实验上证实了来源于“热点”中的载流子具有更高的能量,指出设计高效光催化剂应充分考虑利用等离激元“热点”。
其他文献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及公共卫生问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发病率,GDM的临床治疗药物却十分有限。而近几年,微生态分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肠道菌群研究更为深入,提出将肠道微生物作为GDM医学营养治疗的新靶点。菊粉作为一种益生元,由于其特殊的β-(2,1)-糖苷键结构,使得菊粉在口腔、胃、小肠中均不会
过渡金属化合物属于强关联电子材料,其中自旋、电荷、轨道以及晶格等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产生了多种竞争相和丰富的物理性质,比如高温超导体;庞磁电阻;电荷/轨道有序以及多铁性等。其中,同时具有磁性和铁电性的多铁材料,尤其是当它们相互耦合时,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物理的研究意义,同时也蕴藏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在多铁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但是在寻找具有理想性质的材料方
本文针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曲线箱梁桥的力学性能,主要研究两大内容:一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曲线箱梁的弯曲、扭转和畸变性能;二是曲线箱梁中波形钢腹板的剪切屈曲和抗剪强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考虑波形钢腹板的结构特点,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曲线箱梁的平衡方程、内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波形钢腹板的结构特点和剪切变形,推导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曲线箱梁的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电离层探测从地基单站小范围探测转变成地基空基相结合覆盖全球范围长时间连续性观测。不断涌现的新探测手段,推动了电离层相关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揭示了各种电离层现象形成的物理机制,加深了对地球空间的环境认识。电离层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提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还能为交通运输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因此对电离层的研究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电
第一章慢性胰腺炎后新发糖尿病的荟萃分析目的:3c型糖尿病(T3cDM)是一种与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的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CP)是其最常见的病因。本研究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评价CP相关糖尿病的流行程度、时间进程及分析相关协变量,为临床预防CP患者继发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三大数据库,以CP后发生新诊断糖尿病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自旋、电荷、轨道以及晶格等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产生了丰富的物理性质,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自从在铁磷族化合物中发现了超导电性以后,铁基材料迅速地发展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近,实验上发现一类新的准一维铁梯子结构BaFe2X3(X=S/Se)在高压下具有超导电性,为高温铁基超导体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分支。通常,在低维系统中,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会大大的增强电子-
作为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接口模块,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被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之中。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数字集成电路的协同设计需求和生物医疗、音频电子设备以及能量采集系统等应用场景,低电压低功耗ADC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对低电压低功耗ADC主要类型之一的Σ-Δ调制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
标记端多义性是当今机器学习的热点问题。多标记学习中,每个样本都被赋予一组标记子集来表示其多种语义信息。然而,标记强度差异现象在多义性机器学习任务中广泛存在,而既有多标记学习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相关/无关两个子集的逻辑划分法几乎完全忽视了这种现象,造成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损失。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有必要用一种称为标记分布的标注结构来代替逻辑标记对示例的类别信息进行描述。标记分布通过连续的描述度来显式表
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网络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的相互融合,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广泛的应用于交通控制、航空航天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对一个实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而言,由于节点规模庞大,网络中器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器等)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与共享,才能执行所设定的控制协议,完成相应的协同控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保证节点间良好的信息交互是实现控制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多数情况下
第一部分外周血ACE水平、活性及I/D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背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键酶,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