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发达的当代,人们普遍感到压力重重,“焦虑”已俨然成为流行词汇,精神性疾病逐渐占据了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导疾病之一。根据症状和发病时间的不同,焦虑症也有不同的类别。焦虑症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社交焦虑障碍症、惊恐障碍症、强迫障碍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目前,主要在临床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类(BZD)、非苯二氮?类及具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类药物等。现使用各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新型抗焦虑药物如赛乐特等,价格较高,仍存在副作用。因此,寻找经济、副作用小、使用更为广泛的抗焦虑药物迫在眉睫。中药价格较便宜、副作用较小等优点使中药在治疗焦虑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合欢皮作为我国传统镇静安神类药物,传统临床证明其有镇静安神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已系统地研究合欢皮水溶性提取物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其质量评价体系。经分离纯化后得到六个部位,分别是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得到水部位、40%乙醇部位、95%乙醇部位(简称DH20、D-40、D-95)及D-40部位经SKP反相树脂柱吸附得到40%MeOH部位、75%MeOH部位、90%MeOH部位(简称S-40、S-75、S-90)。本论文以动物行为学为实验基础,对上述六部位的抗焦虑药效进行了考察,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明暗箱实验、旷场试验等一系列动物行为学实验,综合实验结果,筛选出抗焦虑活性较强的三个部位,分别是DH20、D-40、S-75。根据前期采用UPLC-QTOF技术对合欢皮体外指纹图谱的研究,D-40及D-40经SKP反相树脂分离纯化后的S-75部位,均为合欢皮水溶性木脂素类化合物富集部位。木脂素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焦虑活性物质之一。采用UFLC-MS技术建立了给药后实验动物脑组织7种不同性质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联免疫试剂盒法更为经济、高效、灵敏。经方法学考察,各种神经递质的脑组织高、中、低样本,日内精密度RSD值在1.0%-4.6%,日间精密度RSD值在2.0%-6.8%,准确性在98.6%-104.2%,基质效应在86.7%-95.7%,提取回收率在81.5%-95.3%,均符合生物样本检测要求,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通过检测抗焦虑动物脑组织中的氨基酸类、单胺类、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初步探索合欢皮抗焦虑活性相关神经递质,结果表明其抗焦虑活性与升高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递质含量及降低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递质含量相关,且单胺类神经递质脑组织含量的降低,更具有统计学意义,作用更为显著。为后期合欢皮抗焦虑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