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的教育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多以哲学式的阐释为主,包括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其主要方法是以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的教育观点为主,研读其文献经典,将其思想梳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方式虽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回答了教育思想“是什么”的问题,但往往将教育思想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剥离出来,难以回答教育思想“为何产生”、“怎样产生”的问题。本文选取女性主义教育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发生发展的外部历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育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多以哲学式的阐释为主,包括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其主要方法是以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的教育观点为主,研读其文献经典,将其思想梳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方式虽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回答了教育思想“是什么”的问题,但往往将教育思想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剥离出来,难以回答教育思想“为何产生”、“怎样产生”的问题。本文选取女性主义教育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发生发展的外部历史环境和内部思维逻辑两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梳理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解释它的发展逻辑,理解和揭示教育思维与教育现实的互动的根源和实质。在本研究中,女性主义教育学不是学科的范畴,而是一种教育学派,具体是指承载着女性主义教育理想、旨在促成两性平等和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教学策略,体现了多元化教育理论的一个视角。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影响女性主义教育学发生发展的现实因素和思想因素从纵向与横向进行分析。作为女性主义教育理想的载体,女性主义教育学诞生于二战后美国女性遭受压迫的社会现实,而女性学的设立则是女性主义教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解放女性、实现两性平等是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永恒的政治目标,这一基本的政治立场同样影响女性主义教育学将培养女性主义者参与解放妇女的女权运动视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可以说解放女性的目标就是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育理想。不同女性主义流派对教育的不同论述对于女性主义教育学理论建设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女性主义教育学更多地吸收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化解构论,将其作为自己的教育原则,其核心在于解构知识和教学方式中的男性话语霸权。围绕着实现两性平等的教育目标和文化解构的教育原则,女性主义教育学发展出了三条基本教育教学策略,包括“赋权”、“建立无等级合作群体”以及“培养领导力”,体现出女性主义政治目标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路径。尽管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理论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旧是一个颇有辨识度的理论学派,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为教育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一个来自于女性的视角,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关注,丰富了教育理论的思路和视野。虽然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理想还远未实现,但它的出现正说明,未来的教育,会更多地关注两性平等及弱势群体教育这一对人类进程有深刻影响的重要话题。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和大量新型业务的出现,移动通信系统现有的网络构建方式暴露的问题日益严重。为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将虚拟化技术作为构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隔离了网络的逻辑实现和物理实现,因此各个定制化的虚拟网络可以以相互隔离的方式共存于同一个物理网络。基于虚拟化技术,可将物理网络抽象为
[目的]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以感染引发免疫反应失调所导致的脏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感染是引起脓毒症的常见因素,随着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和耐药程度的不断增加,脓毒症的治疗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我们从宿主导向治疗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控宿主对病原菌感染产生的过度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脏器的病理损伤,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灵活运用,能够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有效预防、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然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适用条件难以考量、撤销程序不完善、考察帮教程序存在缺陷、忽视被害人权利救济等。以现存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同时借鉴域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如借鉴德国较为完善的被害人权利救济途径、日本完备的社会调查制度、英国各司法机构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写作历来被看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言能力对于写作表达尤为重要,很难想象有思想深刻、观点新颖,但是文笔不通、错误百出的好文章。然而,由于目前语言教学脱离语篇应用、忽略错误的价值等问题,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是多数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为了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本研究以定语从句为例,采用行动
随着化石燃料大量消耗引起的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无污染,功率密度高,低温运行等优点,正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重点。在船舶领域,燃料电池能够辅助柴油发动机进行电力供应。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仍普遍使用Pt/C催化剂,贵金属所带来的高昂成本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系列非贵金属掺杂碳材料催化剂,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催化性能,为催化材料的设计与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低污染,燃料灵活性和分布式发电等优势,是清洁利用能源的关键技术。目前其发展受到传统阴极材料的高造价以及高温工作需求(800-1000℃)等限制因素,所以开发中低温SOFC阴极材料,降低工作温度成为研究热门。近年来,Ruddlesden-Popper(RP)相,通式为An+1BnO3n+1,作为一种新型的层状类钙钛矿结构,拥有良好的电子、离子混合电导,较钙钛矿相有更
随着高速动车组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车载设备在运行周期内所处的载荷环境不断恶化,各部件之间的振动加剧容易导致疲劳失效问题的发生,撒砂装置作为恶劣天气条件下保证列车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件,研究其疲劳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高速动车组撒砂装置及构架端部为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跟踪测试,研究其实际运用中的振动及应力变化规律,并分析影响撒砂装置及构架端部振动和应力的因素,通过仿真方法对其进行振动特性及疲劳的研究
现如今,体系纷繁数量庞大的海洋科学数据给海洋环境、海洋气象、海洋预测,甚至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之中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结合可视化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则能够更直观地描述海洋环境的具体信息,模拟海洋环境和变换过程。本文基于“全球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产品应用示范”课题项目中的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要
作为一种热门的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快速,循环寿命久,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在超级电容器的组成部分中,电极材料是实现电荷存储和影响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通常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材料来承担。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具有结构可控性、良好热稳定性和天生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晶体材料,近些年来在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MOFs本身导电性差,直接作为电极材料会降低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