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尽管临床前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改善肺癌的生存结局,但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了争议的结果。由于方法学上的偏倚(例如非死亡时间偏倚的存在)以及在一些研究中缺乏对混杂因素的控制,可能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以致于得出完全错误的结果和结论。此外,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探索二甲双胍的服用与肺癌患者生存的关联。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肺癌患者在诊断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与接受二甲双胍以外的降糖药物治疗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使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2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和调查员与患者面对面调查及3次定期随访获取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药物处方信息、医院门诊和住院信息及生存信息。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接受诊断和/或治疗的,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利用Kaplan-Meier法和单(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定量评价二甲双胍的服用与随访期间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首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初步分析。考虑到非死亡时间偏倚的影响,根据排除标准进行敏感性分析。随访截止至2019年10月20日。
结果:1.初步分析
1.1共有237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106例在肺癌确诊后接触二甲双胍,总计88例在随访期间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0.88周)。Kaplan-Meier法对数秩检验发现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0.012)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生存期(P=0.122)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二甲双胍不能提高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1,95%CI=0.45-1.10),但能提高无进展生存期(HR=0.52,95%CI=0.31-0.87)。经过调整在单变量分析中P<0.15的混杂变量,患者肺癌诊断后服用二甲双胍与总生存期(HR=1.09,95%CI=0.61-1.93)和无进展生存期(HR=0.90,95%CI=0.48-1.68)均无显著关联。
2.敏感性分析
2.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剔除94例患者后,纳入143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肺癌诊断后及随访期间,66例患者服用二甲双胍,77例患者未服用二甲双胍。Kaplan-Meier对数秩检验表明两组的总生存期(P=0.178)和无进展生存期(P=0.074)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就总生存期(HR=0.64,95%CI=0.34-1.20)和无进展生存期(HR=0.59,95%CI=0.33-1.06)而言,二甲双胍服用者与非二甲双胍服用者相比,生存结局较好,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2.2在所有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二甲双胍组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未发现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改善。
2.3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中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
2.4根据是否接受化疗,是否基线时接受过胰岛素治疗,患者处于I–II期或III–IV期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在分层分析中,无论是在单变量还是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均未显示出二甲双胍的服用所带来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提高。
2.5在所有组织学类型和非小细胞肺癌中,二甲双胍的开始服用时间与临床结局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对于仅在肺癌诊断时才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诊断前已经服用的患者,风险比明显较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2.6对肺癌诊断后二甲双胍累计服用时间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总生存期的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二甲双胍服用累计时间为>0至≤30周时,风险比较高,然后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风险比下降,其中最小的风险比出现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超过60周时。与此一致的是,在无进展生存期中,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二甲双胍服用累计时间为0至≤30周时,风险比最高,然后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风险比下降,其中最小的风险比出现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超过60周时。
结论:在这项基于医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大多数分析中尚未观察到二甲双胍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益处。然而,此项研究可能功效不足。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诊断为肺癌后累计服用二甲双胍超过60周时,可观察到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为了深入探究二甲双胍对肺癌生存率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多样本量更大的前瞻性设计研究,并探讨二甲双胍的累计服用效应。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肺癌患者在诊断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与接受二甲双胍以外的降糖药物治疗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使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2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和调查员与患者面对面调查及3次定期随访获取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药物处方信息、医院门诊和住院信息及生存信息。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接受诊断和/或治疗的,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利用Kaplan-Meier法和单(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定量评价二甲双胍的服用与随访期间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首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初步分析。考虑到非死亡时间偏倚的影响,根据排除标准进行敏感性分析。随访截止至2019年10月20日。
结果:1.初步分析
1.1共有237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106例在肺癌确诊后接触二甲双胍,总计88例在随访期间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0.88周)。Kaplan-Meier法对数秩检验发现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0.012)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生存期(P=0.122)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二甲双胍不能提高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1,95%CI=0.45-1.10),但能提高无进展生存期(HR=0.52,95%CI=0.31-0.87)。经过调整在单变量分析中P<0.15的混杂变量,患者肺癌诊断后服用二甲双胍与总生存期(HR=1.09,95%CI=0.61-1.93)和无进展生存期(HR=0.90,95%CI=0.48-1.68)均无显著关联。
2.敏感性分析
2.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剔除94例患者后,纳入143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肺癌诊断后及随访期间,66例患者服用二甲双胍,77例患者未服用二甲双胍。Kaplan-Meier对数秩检验表明两组的总生存期(P=0.178)和无进展生存期(P=0.074)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就总生存期(HR=0.64,95%CI=0.34-1.20)和无进展生存期(HR=0.59,95%CI=0.33-1.06)而言,二甲双胍服用者与非二甲双胍服用者相比,生存结局较好,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2.2在所有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二甲双胍组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未发现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改善。
2.3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中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
2.4根据是否接受化疗,是否基线时接受过胰岛素治疗,患者处于I–II期或III–IV期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在分层分析中,无论是在单变量还是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均未显示出二甲双胍的服用所带来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提高。
2.5在所有组织学类型和非小细胞肺癌中,二甲双胍的开始服用时间与临床结局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对于仅在肺癌诊断时才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诊断前已经服用的患者,风险比明显较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2.6对肺癌诊断后二甲双胍累计服用时间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总生存期的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二甲双胍服用累计时间为>0至≤30周时,风险比较高,然后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风险比下降,其中最小的风险比出现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超过60周时。与此一致的是,在无进展生存期中,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二甲双胍服用累计时间为0至≤30周时,风险比最高,然后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风险比下降,其中最小的风险比出现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超过60周时。
结论:在这项基于医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大多数分析中尚未观察到二甲双胍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益处。然而,此项研究可能功效不足。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诊断为肺癌后累计服用二甲双胍超过60周时,可观察到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为了深入探究二甲双胍对肺癌生存率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多样本量更大的前瞻性设计研究,并探讨二甲双胍的累计服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