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励与和谐相权衡的多元薪酬结构研究——以上海先进制造业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和谐社会和效率激励又是新时期的两大主题。如何将人类孜孜以求的这一两大价值目标体现在管理学领域、运用于企业的薪酬设计,从而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在成本一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薪酬的激励与和谐功能的权衡、体现薪酬的“以人为本”,需要我们重新设计薪酬结构,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激励作用,又能维护组织内稳定的工作氛围、保障员工的生活需求,成了一个很有挑战的课题。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先进制造业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本课题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 首先,在薪酬基础理论、多元薪酬结构研究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针对这一行业中技术研发和生产操作两类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这两类员工的多元薪酬的构成水平,以及对于薪酬结构的激励感知与和谐感知的程度。 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作进一步关系层面的深入分析,分别探究这两类员工的感知与经济性薪酬的具体构成水平之间的线性相关和因果回归关系,以及他们对于非经济性薪酬的需求要素差别。 最后,在以上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发展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适用于两类员工不同的多元薪酬结构的模式,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并进而增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对多元薪酬结构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全球大型专用的汽车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商用车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供应链环境中,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发生了很大有变化,由原来的“竞争对手”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已然成为亚洲国家“走出去”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而与巨大市场机遇相伴的,是复杂的、不确定的风险,以及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存活率过低的窘
中国的报业在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期后,从2004年底开始,就已经感觉到了冷冷的寒意。本文通过描述近年来中国报业出现的行业危机,来引出中国报业潜在的行业结构性风险,即报纸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