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型是形成不同会计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介绍造成会计准则差异的文化渊源,并引入了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型和格雷理论框架.霍夫斯蒂德提出了区别各民族文化特性的社会价值观层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大小;规避不确定性的程度大小;阳刚与阴柔倾向.格雷则把霍夫斯蒂德的社会价值观引伸到会计领域中,提出了受社会价值观制约的会计价值观:职业化与法规化;统一性与弹性;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与透明.会计价值观义进一步影响各国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格雷根据社会价值观、会计价值观、会计准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格雷理论框架,将文化因素与会计准则之间紧密联系起来.第二部分为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型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影响.用各国会计准则现状对第一部分的文化模型与理论框架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作者选取了不同世界文化背景的美、英、法、日、中五个国家进行了文化模型分析与现状比较.其中,着重研究了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与会计价值观特征及其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具体会计实务的影响.第三部分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这部分内容是该文的重点,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原因及意义;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对立统一的理论基础;会计准则协调中国际化与国家化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运用.作者针对中国会计准则协调过程中的八个问题予以了探索:第一个问题是对英美会计准则的借鉴,从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国借鉴英美会计准则的原因,指出在借鉴的同时,要考虑中国的文化特征,在某些方面可以学习法、日等与中国文化层次类似国家的作法.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时期内并存体现了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对立统一.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权问题,指出中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财政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第四个问题是会计职业团体的发展,提出会计职业团体应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个问题是会计目标问题,认为中国会计目标应当是"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兼顾决策有用观".第六个问题是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对这一问题,应不要操之过急,考虑国情,谨慎对待,密切关注.第七个问题是会计实务的协调,从实务操作上体现中国会计准则协调的具体作法.第八个问题是文化的交流.会计准则的协调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吸取对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