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非营利性组织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对其研究逐步升温。在非营利性组织评估的问题上,专家学者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非营利性组织的成因和特点出发,比较非营利性组织评估和营利性组织评估的不同,分析其特点;二是对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评估的指标进行了总结,对指标特性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从非营利性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整体出发,研究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非营利性组织评估中的作用。 本文引入了全新的视角,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非营利性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指标体系的构成和内在结构。首先使用两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对非营利性组织评估的指标进行分类,分别应用于指标数据采集和最终评估;然后研究了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组织的评估在指标选取和指标结构上的异同;最后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评估的指标体系模型,并实证应用于宁波市区级红十字会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其他文献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建立之初,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创建的一种特殊股市制度。股权分置的形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保障了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人为的股市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中国劳动经济史则是一门研究中国劳动经济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劳动管理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和劳动保险与职工福利制度发展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寻求最佳的投资区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生产平均分布在全球各地,相反更多的表现出集聚的特征。同样,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都有着自己继承、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历史中积累传承,在未来中开拓创新,不为人的主观意识与时间的变迁而改变,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比起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