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的疼痛健康教育方案;探讨规范化疼痛健康教育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及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行胃癌手术的102名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1年11月-2012月06月的102例患者予常规的疼痛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2012年07月-2012年12月的102例患者予规范化疼痛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疼痛程度评分、PCA的使用量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疼痛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25.57±3.25,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程度、手术病史、疼痛教育史、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术后疼痛知识及术后疼痛控制信念共8个因素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多因素分析:将以上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终术后疼痛控制信念、社会支持、手术病史及医学应对方式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经过规范化疼痛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06,P<0.05);在疼痛强度评分方面,观察组在术后24、48小时内的最强、最弱及平均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消耗量方面,对照组术后6、12、24及48小时PCA的消耗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3.48±0.82)高于对照组(2.90±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不理想,患者缺乏主动参与术后疼痛控制的意识和行为,导致其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信念、社会支持、手术病史及医学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的疼痛健康教育方案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主动参与术后疼痛控制的意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改善其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术后疼痛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