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与餐厨垃圾混合两相厌氧消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有机生活垃圾中餐厨和果蔬垃圾产量巨大,而果蔬餐厨垃圾可以是生产优质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采用特别有针对性的两相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在有效处理生物质垃圾的同时产生生物质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处理高含水率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关键技术。研究酸化阶段以餐厨和果蔬垃圾湿重混合比8:5为原料,在温度35℃、45℃、55℃下的30、40、50和60gTS·L-1的酸化负荷,F/M=4,10天的酸化时间,结论如下:最佳酸化条件为45℃60gTS·L-1,能保留35℃和55℃的酸化优点,体系SCOD最终达到1100mg·g-1TS,VFA达到300mg·g-1TS,相比反应开始时分别增加了50%和150%。批式C/N和F/M对酸化效果影响的实验,单独餐厨和果蔬酸化实验,极限负荷条件下的酸化效果,得到结论是,以葡萄糖作碳源调节C/N=25降低了酸化产物的品质,酸化率低于未调节C/N的实验组60%。因此调节C/N对酸化效果促进不明显。混合原料比单独原料产酸协同效果提高70.7%,混合原料能够稳定单独原料的pH值波动在4.2-4.6区间,提高单独原料的水解酸化能力。F/M=4的pH能够快速稳定在4.2-4.6。虽然F/M=2的VFA总量略高于F/M=4,但其水解效率低于F/M=4, VFA成分中的丙酸含量最高达到4850mg·L-1,因此F/M=4较F/M=2是酸化的优势条件。极限负荷的实验中,80gTS·L-1的VFA产生量大(33250mg·L-1)但酸化品质较60g TS·L-1的为低,20g TS·L-1的VFA产生量小(8263mg·L-1);80g TS·L-1水解酸化效果低于60g TS·L-1,但能够满足水解酸化的要求。序批式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的酸化负荷与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实验,12gVS·L-1·d-19天的水力停留时间的酸产物能保持64354mg·L-1的VFA总量和乙醇乙酸分别为46.9%和48.1%的高比例,丙酸少,有明显酸化优势。35℃批式甲烷化实验,分别以10、15和20gVS·L-1的负荷、三种酸原料、两种F/M接种方式为参数,得到结果是初始甲烷相中乙醇和乙酸含量高,能保证甲烷相的持续产气,且甲烷含量高,应定向控制酸化产物为乙醇和乙酸;丁酸含量高可使得甲烷相的产气高峰期提前,最早在2-3天出现产气高峰;乙醇和乙酸为主的酸出料,F/M越接近0.5,累计产气量越大;丁酸含量高的F/M应控制在0.6-1.0之间。序批式甲烷化稳定运行条件实验的结论是稳定运行负荷为4gVS·L-1·d-1,最高可达4.5gVS·L-1·d-1,4gVS·L-1·d-1的甲烷相单位容积产气率最高达3.13L·L-1,稳定在2.0L·L-1,有73.8%和83.5%的TS和VS去除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赋能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选择我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高职英语教学应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素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
财务核心能力对于促进财务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财务的可持续发展,从财务核心能力形成的动因机制、动力机制和传导机制三个方面分析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企业固定资产回收的时间长短和每一会计期的利润,也会对当期的税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整体财政收入。本文对我国企业
出土简牍屡见五行配五音的不同说法,参照先秦诸子书,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甲)东方木配徵、南方火配羽、西方金配商、北方水配角、中央土配宫,(乙)中央土配宫、东方木配角、
《晋书·阮籍传》的素材主要来自《三国志》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文献,其中最为重要者是《世说新语》和刘孝标注。据统计,《世说新语》和刘孝标注中有关阮籍的资料有45条之
凉山由于地域和环境因素,是一个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地方,由于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思想品德教学上比较薄弱
科学合理地确定合并范围,可以减少利润操纵的空间,提高合并报表的质量。本文就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进行探索,旨在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界有所裨益。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西乌旗境内,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或蒙古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东部(一级构造单元)的西伯利亚地台南缘增生带与华北地台北缘增生带
本篇论文从伦理学视觉研究毛泽东功利主义,主要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渊源、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与现实意义等的系统分析,对毛泽东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