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政府扶植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中国社会政治动荡,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统治,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了变革的尝试,实行扶植工商业的经济政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从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章程,并把奖励工商业政策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在奖励工商业的章程中,所奖励对象涉及到当时工商业的各个行业,不仅有对创办企业出资人的奖励,而且有对先进工艺技术发明的奖励;奖励内容包括官职、奖牌、爵位、专利权等各个方面。晚清政府扶植工商业政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相对短暂的历史现象,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推动了实业投资的热潮,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由于清政府政权性质和决策过程的制约,它又有着难以逾越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清末政府扶植工商业经济政策的社会动因、具体措施及其实际作用,目的在于为当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政策的实行乃至今天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其他文献
老学研究,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纷纷从哲学、经济、政治、军事、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研究《老子》。笔者以为:将《老子》全书视为君主论专著之论似不多见,于
针对残次烟支在处理过程中造碎较大、烟丝回收出丝率低、回收烟丝结构差等问题,对设备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关键技术,对设备改造后的工艺改进与参数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正交
本文从这个被忽视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传教士对晚清社会反基督教事件的认识与反思,来更全面地认识晚清民教冲突与反洋教运动。 教案和中国的反基督教事件是近代来华的传教士
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为争夺查科地区的归属而争执不断,史称“查科争端”,到1932年,查科争端演变成一场拉丁美洲历史上最血腥最残酷的查科战争,查科战争爆发
从设备的初投资、运行费用、技术性能等方面,对某复合型地产项目空调系统方案的进行了比较,采用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明显优于风冷热泵机组,为该工程对空调系统的选择提供了依
近代以来,中国广大未开拓的市场吸引着列强势力纷纷入侵中国,陆续前来中国寻求贸易机会及新资源。受到水流、气候、地形之影响,中国沿海及内河流域之西籍船难事件频繁发生。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对二十四史的史料、内容、体例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明史》研究最为充分,本文试图就此初步作出总结。从赵翼的《明史
南麻、临朐战役(1947年7月17日至1947年7月30日)是解放战争期间华东野战军在转入战略反攻前夕,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和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