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在近些年蓬勃发展。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还只是局限于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以及加工包装等简单的附加增值服务,经营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世界经济速度放缓,加之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留给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迫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义自己的服务范围,更好地融入供应链管理,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开发新的业务模式。 众多资料报道显示,国际上最大的物流集团马士基、UPS的第一利润来源都已经是金融物流。我国的金融物流发展相对较晚,业务体系还不够成熟,业务运作效率较低,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深度不足,加上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政策问题,金融物流业务在我国始终没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文将从介绍金融物流的模式出发,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金融物流的实际案例,借鉴运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金融物流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方向。旨在引导正陷于红海竞争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自身的规模与实力,真正把金融物流放到战略层面有计划地发展,不盲目跟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最适合的金融物流业务模式,深入挖掘物流增值服务在供应链上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