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追求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转变,推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基本路径。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了新纪元,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制度变迁之后,房地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整个宏观经济水平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房地产热”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拉动经济规模扩张,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增加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迫使我们正视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合理性问题。自2005年起,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经济手段正式提上日程,并在其后发展成为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产业结构调整是将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一纽带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得以不断强化。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与人口结构转换等诸多背景下,厘清产业结构变迁、房价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经济增长机制,同时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了产业结构变迁、房价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机制之后,考虑到经济增长自身存在空间溢出特点与经济惯性特征,利用2004-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基于地理、经济和人口三个维度构建的四种权重矩阵下产业结构、房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传导路径。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房地产市场发展是否能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合理机制,以及两者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是怎样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升综合国力的发展路径仍任重道远。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显著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但过度的服务化发展会造成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减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集聚,实际上有益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第二,房地产市场从本质上来说不适宜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途径。房价的提升仅能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速无显著推动作用,还会通过抑制经济集聚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和房价两者自身会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但二者交互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侧面印证房地产市场不宜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观点。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分别从房价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入手,提出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长效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