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对建筑行业外阜报验户准入及预缴税款的风险防控 ——基于M区税务局建筑行业税源管理电子动态图系统的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资源交换愈发互通有无,作为资源交换承载主体的企业所进行的跨地区经营行为日益频繁。在中国境内进行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活动,并在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同时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的居民企业,在税收征管中统称为外阜报验户,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外阜报验户中具备征管广泛性与可行性特征的建筑企业,以下统称为建筑行业外阜报验户。在市场经济与竞争机制的引导下,该类外阜报验户不仅符合国家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改革初衷,还可以有效缩短地区间因初始禀赋不同带来的发展差异、为流入地带来经济收入,有效升级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条件。与此同时,在我国税收分权制度下,秉持全面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管理环境改变初衷的税务机关也强化了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各类新兴涉税经济行为的监控与管理。此外,已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建筑行业因其交易涉税流程的特殊性,因而存在诸多征管灰色区域,进而会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提高建筑用地供给、加大财政支出、变更地方税务机关政策等,这些不仅关系到地方涵养税源与谨防税款流失的初衷,更彰显地方治理成效高低。因此,针对建筑行业外阜报验户税款监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数字经济下应用区块链技术对外阜报验户进行监管及平台完善为研究重点,采用规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该平台的税收管理与结果进行相关分析。(1)通过梳理区块链技术以及建筑行业税收征管的国内外文献,阐述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明确建筑行业征管现状及外阜报验户管理办法,明确新技术与该税收征管行为的契合点;(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性质区块链的优缺点发现就建筑行业而言采用联盟链方式较为合理;(3)以H省M区税务局建筑行业税源管理电子动态图系统为案例,分析当前系统存在的准入机制审核以及预缴税款监管漏洞;(4)将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嵌入征管链条的同时,提出建设征管“云平台”的相关理念,完善该区税务监管平台的不足。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破解建筑行业外阜报验户围标行为的根本是完备的准入机制,杜绝该行业税款流失需借助区块链将交易实时记录;与此同时,还包括以下几点思考:一方面需要保护合理隐私,区块链所涵盖的信息应通过私钥与公钥的合理管理设立相应披露范围;另一方面,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应提高自身纳税素养,合理选择经营机制,监管区块链也需保持开放,吸引更多主体入驻构建监管生态,以发挥信息最大效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不乐观,在微观市场中的表现便是企业裁员,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应当厘清劳动税收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以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作用。既有文献表明,劳动税收与劳动需求负相关,其中个税和社保费与劳动需求负相关,且个税作用不明显。但鲜有学者探求微观市场中,“有效税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因而本文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研究主体,根据2008-2018年数据构建基准模型,其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雇佣规模增
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刺激就业、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提供税收收入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3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99%左右的中小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70%的技术创新、60%的GDP、50%的税收收入。然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单个实力不强、信用评级较低等局限性,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使得许多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题。当企业无法从外部市场筹集到需要的资金时,往往会选择内部融资这一方式来缓解融资困境。现有文献对于融资约束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研发投资及企业价值上,对于避税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管理上。理论与经验表明,当企业处于融资约束状态时,企业内部现金持有水平会有所提高,但
税收成本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日常现金流量,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税收筹划以规避掉部分税收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因此学术界有关企业避税的相关话题的探讨从未停止,以委托代理视角出发研究企业避税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其中薪酬激励也是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方式。而在现如今飞速发展的新媒体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特别是投资者获取企业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的报道能够快速引起舆论效应从而影响企业行为,在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9%,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规模小、风险高等问题制约其发展,所以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成了各国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基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和所处困境,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究竟是否切实产生了具体实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的深度普及,网民数量持续增加。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全网月均月活跃人数11.55亿,从年初的11.45亿到12月的11.58亿,净增1303万,人们对网络使用程度持续加深。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对美化拍摄类应用有更强烈的偏好。移动互联网使信息传递的形式更加丰富,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图片、视频等。美拍企业开发众多应用供用户生成
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受益于大开发政策福利,全省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集散大省。在全省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2019年与2020年间,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等政策,鼓励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税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到2020年破百万亿元,且人均GDP达72447元,取得了里程碑般的成就,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不断显现以及我国医疗水平与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居民预期寿命增加,高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转变的关键性时期,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将直接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形势日趋严峻,而中国成功经受住了考验。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此前积累的金融风险正在加速显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压力持续增加,且有继续攀升之势。不良资产率过高将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需要对不良资产进行恰当处置,而不良资产估值便是处置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评估对象的复
通常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长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企业价值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制定适宜的业务决策和战略规划。而投资者活跃于股票市场上时,也必须要对投资企业内在价值有所了解,因此,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企业价值做出评估对众多经济主体而言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化妆品行业日益繁荣,2014年至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从2978亿元一路攀升至477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