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英语阅读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模式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着重强调语法的讲解以及长难句的分析,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及阅读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将问题导向法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问题导向法(PBL)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培养英语阅读技能。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将问题导向法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问题导向法(PBL)能否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2)问题导向法(PBL)能否对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南阳市第四完全学校高一年级的两个英语基础相当的班级,将108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高一(七)班54名学生,高一(十)班54名学生。高一(七)班为控制班(CC),运用传统的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教学。高一(十)班为实验班(EC),采用问题导向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学实验的时间为4个月。在实验中,笔者采用了多项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测试法和访谈法等。实验前,笔者对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阅读前测,确保两个班级的英语阅读水平相当;同时,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而了解学生对待英语阅读的态度(包括英语阅读兴趣、阅读动机和阅读习惯)。实验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级进行了阅读后测,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后测和访谈,并通过SPSS 22.0对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向法的应用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采用问题导向法后,实验班英语阅读成绩的平均分高于控制班,并且实验班的英语阅读成绩与控制班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在英语阅读学习态度方面,将问题导向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转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在问卷的三个维度中,后问卷比前问卷的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第三,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在学习能力方面,问题导向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本研究证明问题导向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的,对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节省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安全性,综合改善强度、韧性、塑性匹配是高强度低合金钢的重要研究方向。设计并发展具有多相(Multi-phase)组织、亚稳(Meta-stabl
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使空间荷载数字系统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而由空间高能粒子等气象现象造成的单粒子效应,使得一些航空航天的核心设备在其运转的过程中受到
根据资料显示,电气原因是造成建筑物重、特大火灾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解其特性,分析其特点,降低其发生概率,近年来,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对建筑物电气火灾的致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内容、多维度的研究,针对建筑物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而目前的措施大部分是针对火灾发生致因进行的研究,对于火灾发生后的建筑结构、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房屋功能的破坏评定及下一步的恢复工作并未有深入探索。本文对多层建筑电气火灾
目的:2018年全球约有100万新的胃癌病例和约70万死亡病例,其中约一半发生在中国。临床上根治性切除术受限于胃癌分期、胃癌发生的部位等,且无普遍适用的药物。迫切需要对胃癌
教育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时代下的阅读呈现碎片化、浅表化、功利化的趋势,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
2008年,基于Swain的输出理论,文秋芳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研究,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本文旨在探究输出驱动假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中考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即采取先输入和后输出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输出驱动假设可以改变现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从语言输出入手,以英语使用功能为导向,通过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的培养,使语法知识有针对性地输
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附带习得词汇的一种学习方式,一直备受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从认知的角度,围绕着“输入增显”和“任务投入量”这两种影响因素对词汇附带习得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高任务投入量和输入增显确实能给词汇附带习得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多数的研究是单一的变量研究,少有研究将两种变量综合考虑其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且大量实证研究聚焦于大学词汇
英语阅读作为初中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英语阅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读懂故事和短文并在阅读后掌握大意;能理解各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够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够以其现有的能力读懂遇到的读物;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为了达到
英语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与读是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输出过程。写之前多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长知识的储备。读与写作为有机的整体,它们有着相互协同的作用。利用输入助长输出,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正是如此。然而国内外许多关于以读促写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中高水平的学习者,运用于初中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初中生对于英语写作一直存在很多困难。针对初中生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此外语言能力中又增加了一项语篇能力,阅读素养的构建也离不开对语篇能力的培养。从已有的相关成果来看,学生的英语语篇输入匮乏是影响学生语篇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通过语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对外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