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的灵活性,并节约建筑成本。本文基于对模块化设计思想及BIM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从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优势。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内涵及特征,以及BIM技术的运用。并希望能从中找到结合点,一方面,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发展背景入手,对国内外模块化设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其建筑特点及优势,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体系分类、构成要素、建筑优势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文献案例与实地调研案例对模块化设计在实际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笔者分析提出了以下主要的问题,工作模式于设计思维的变化、模块标准化设计问题、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矛盾等。另一方面,从BIM技术入手,研究BIM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提出BIM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主要包括建筑集成化设计、建立建筑标准信息库、适应建筑复杂变化的趋势等。从而重点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和BIM技术,文章从模块化设计分析、模块单元及构件设计、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设计三个方面对设计策略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模块化设计的分析,首先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分析,能够明确模块化设计主要因素,再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引入标准化思想,对模块单元及其模块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研究,并引入BIM标准数据库满足模块化设计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第三方面是提出模块单元在空间形态和组合方式上的灵活性,并结合BIM解决了建筑复杂化带来的问题,拓宽了建筑的使用范围。最后基于笔者参与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实例,对本文所提的到的设计策略进行实际运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进行了成果提炼和总结,为BIM技术的运用、模块化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设计参考。
其他文献
从2013年8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执行"营改增"政策,该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和"营改增"前后税负的增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专用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强化了对羁押程序的有效监督,有利于促进审前羁押的适用更具科学化,但是审查制度的适用并未能改变羁押率居高不下的现实状况,羁押程序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仍应当对该项制度进行研究,不断促进审查人员办案观念转变、审查制度诉讼化改造等方面的改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部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论概述。首先是对羁押制度进行解读,当前我
本文是围绕笔者的毕业创作进行展开的,表达笔者在实际绘画创作中的思考与总结。本人的创作是基于“直觉”的表达方式,主要建立在架上绘画的基础之上,通过“色彩”与“直觉”关系的分析与研究来思考色彩在绘画中的直觉表达。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发展,绘画中的色彩呈现逐渐多元化,本文将以西方绘画发展的几个典型时期为蓝本,主要以古典主义时期、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早期进行展开。从绘画色彩呈现的演变过程中
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在回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展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