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干旱监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准确监测干旱的发生时间、发展程度和影响范围,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维持区域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者们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干旱监测指数,从早期的气象干旱监测方法到遥感干旱监测技术的应用再到近期综合干旱监测指数的提出,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提出更加灵敏更加精确的干旱监测模型。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的相关理念和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大数据思维应用到干旱监测中,创新了干旱监测方法,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讨论分析了基于空间数据仓库的大数据干旱监测体系结构,从数据采集、数据集成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大数据干旱监测应用的完整流程。(2)利用降水、地表温度、植被信息、蒸散、土壤有效含水量、土壤质地类型、高程以及坡度等多源数据,构建了土壤水分估算模型,以满足全国干旱监测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多源数据的空间完整性不一致问题和模型训练空间与应用空间不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金字塔”型多层级的土壤水分估算框架,实现了全国土壤水分的全覆盖监测。通过站点实测数据的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估算精度良好且较稳定。相关系数值处于0.56到0.7之间,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也相对较低,分别在4.16到5.22和0.66到0.78之间。与TVDI的监测结果对比表明,多层级的土壤水分估算方法对土壤干湿情况的监测比TVDI更精确。通过多层级的土壤水分估算方法,建立了全国2000-2014年10cm深度层的1km分辨率的土壤水分信息数据集。(3)基于前文计算的1km分辨率的中国土壤水分信息数据集,引入了SMCI指数对干旱进行了监测。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等分析了2000-2014年我国干旱发生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干旱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干旱程度大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发展趋势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加剧或者缓解的趋势,但是在夏季和冬季,分别表现出北方部分地区极显著缓解和中南部部分地区极显著加剧的趋势。干旱的发生频率分析表明,在月尺度上,北方的干旱发生频率整体上高于南方;在季节尺度上,北方一年四季的干旱发生频率都较高,而南方夏季和秋季的干旱发生频率则高于春季和冬季,整体上看,冬季的干旱发生频率为一年之中最高。(4)以2013年7月湖南特大干旱为例,探讨了微博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表明,微博数据对干旱事件的发展过程存在响应,但是这种响应特征只有在干旱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凸显。通过将微博数据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微博数据的干旱监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夸大情况,但是总体上反映的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与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量子纠缠的几何度量作为量子信息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理论物理学、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以及纠缠信道容量等多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关系紧密的复对称张量的复最佳
蛋白质是执行生物体内各种重要生物活动的大分子,认识其功能对推动生命科学、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生物实验测定蛋白质的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与之相关的老年人精神贫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重庆市F区老人集聚区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值得研究。F区存在多处规模在40-250人不等
研究病毒准种单体型对了解病毒的基因序列,研制病毒疫苗以及制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仅仅依靠生物学手段获取病毒准种单体型所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引领下,在线学习模式应时而生。然而,时空的隔阂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其自制力的影响较大,学生易出现注意力失焦的问题。因此,对在
脉冲回波式超声成像可以获得生物组织或器官的解剖结构信息,光声和感应式磁声成像能够反映组织的功能成分变化。单一的成像技术不能全面、详尽地描述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原理是烟气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H3等还原剂选择性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烟气中的NOx被还原成N2和水。它具有脱硝率高、选择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要通过人大代表的履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有很多,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它提供了人大代表和群众沟通联络的渠道和载体,
混沌现象是在确定性系统中表现出的类随机或无规则的运动。人们已经利用计算机仿真及电路实验中观察到一些典型系统中的混沌现象,由于计算机仿真精度有限,实验观察的时间有限
细胞表面的寡糖参与了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进程,其中含有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残基的寡糖在参与作为细胞粘附、肿瘤的迁移、脑神经的发育以及病毒成功侵入机体中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