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量连年增加,同时污水产生量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2015年,全国共统计有69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比2014年增加879座,但是大多数污水处理企业都存在盈利能力低、盈利能力为负的情况,其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都很低,严重制约着污水处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了一家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先详细研究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运作流程,再从支出和收益模式两部分来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计算污水处理厂的支出时,对污水处理量按日进行统计并计算其年均处理水量,依据年均污水处理量计算其成本费用,得出其主要支出,在计算污水处理厂的收益时,列举四种不同的收费方法并得出其相应的收益水平,最后,依据污水处理厂的支出和收益两部分来分析其财务效益,此外,由于污水处理厂的特殊性质,还要对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案例污水处理厂的支出和收益模式,得出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或难题:(1)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严格,但进水水质却形同虚设;(2)污水处理经费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3)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与其管网流量不匹配;(4)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够高;(5)污泥处置存在问题,容易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对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按照进水标准执行;(2)完善污水处理服务费定价标准和调价政策;(3)关注污水管网的协同发展;(4)注重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5)对污泥以及其他资源妥善处置,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