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供水应急保障技术研究是当前供水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持续恶化,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威胁城市供水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我国大多数给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净水工艺,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原水突发污染事故,因此有必要进行供水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提高水厂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本文针对太原市呼延水厂原水突发嗅味问题,通过对水源地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调研,鉴定嗅味化合物的种类并分析其来源,再根据致嗅化合物的物化特征选定嗅味应急控制方案,并对通过实验研究优化应急方案的工艺运行参数;最后结合供水系统工程状况设计嗅味应急控制工程,并分析该应急方案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汾河水库水质较好,各检测项目检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的水质要求;pH值、浊度、水库总溶解性固体、电导率未出现异常;水库水体TV值为0.101,呈中富营养状态,同时存在发展成富营养化状态的风险。(2)导致汾河水库水体异味的化合物为2-MIB,2-MIB为藻类的次生代谢产物,汾河水库中主要的产2-MIB藻为颤藻。(3)呼延水厂前置投炭应急措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嗅味,一方面是因为粉末活性炭吸附时间短,未能充分发挥其吸附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的2-MIB储存在藻细胞体内,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因此单独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并不能彻底解决藻类致嗅问题。(4)由于藻类致嗅的特殊性,只有先将藻类胞内2-MIB充分释放到水中,才可将2-MIB有效去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选用“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工艺应急控制原水嗅味,在管道输水过程中投加高锰酸钾氧化破坏藻细胞,将2-MIB释放到水中,再投加粉末活性炭将2-MIB吸附去除。(5)“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工艺的控制参数: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2.0mg/L,但不宜超过2mg/L,氧化时间应大于2h;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20~30mg/L,吸附时间应大于3h。投加点分别位于“汾河水库—呼延水厂”联接段1#减压阀室和2#减压阀室。(6)该应急方案能有效去除原水嗅味,同时应急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水厂混凝工艺的效果,降低出水浊度,提高出水的pH值和有机物去除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