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铁电复合系统的磁化强度动力学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Science杂志将多铁性材料作为七大研究热点之一进行报道之后,掀起了多铁性材料研究的热潮。相比单相多铁材料磁电耦合弱、居里温度低等缺点,铁磁/铁电异质结构的多铁性材料更受人们青睐。目前,多铁性异质结中电场调控磁性的研究试图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面对应用需求,如何实现非易失性的磁性电场调控?二是针对电场调控磁性的机制尚不清楚,如何探索磁电耦合带来的新物理效应?本论文我们以FM/PMN-PT(Pb(Mn1/3Nb2/3)O3-PbTiO3)多铁性异质结为载体,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Co(CoZr)/PMN-PT多铁性异质结,通过磁滞回线、铁磁共振以及磁谱测量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电场对其静态和动态磁性的调控和规律,得到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发现了应变诱导磁电耦合导致的多态存储。通过改变Co薄膜面内易磁化轴沿着铁电基底的不同方向,实现了各向异性等效场大小和方向的可逆电场调控。自然共振频率和磁导率与电场呈现Butterfly型依赖关系,说明应变机制占主导地位。通过改变不同温度,发现PMN-PT基底的应变曲线可以由Butterfly形变成Loop形,进而在250 K下通过调节激励脉冲电场和磁场的大小,获得了应变诱导磁电耦合导致的非易失四种剩磁态,为电场调控多态存储提供了实验基础。2.发现了界面自旋极化电荷导致的磁电耦合新效应。在Co(15 nm)/PMN-PT异质结构中,发现电场诱导铁磁共振(FMR)谱线形变现象。不同厚度以及插入非磁层Ta的样品测试表明这一新实验现象源于界面自旋极化电荷导致的磁电耦合效应。利用随温度降低电极化强度P变小甚至消失,发现200 K以下FMR谱线线形随电场不再变化,证实了这一现象来自P&M耦合作用。理论上,考虑界面电荷静电效应,结合铁磁中的自旋扩散以及磁交换作用,构建了界面自旋极化电荷诱导磁电耦合效应的模型。3.发现了界面自旋极化电荷诱导磁电耦合导致的各向异性。在较薄铁磁Co/PMN-PT多铁性异质结中,应变和界面自旋极化电荷机制同时存在。利用两种机制对电场响应的不同对称性,通过数学差值法处理不同电场下FMR共振场随角度的依赖关系,获得了应变和界面自旋极化电荷机制各自诱导的各向异性场。结果表明,小电场(E≤5 kV/cm)情况下,电场调控的各向异性等效场中,界面自旋极化电荷机制起主导地位。同时,改变电极化强度和磁化强度间的夹角,得到了磁电耦合下Butterfly和Loop两种有效阻尼行为,其各向异性与传统的铁磁薄膜不同。4.发现了界面自旋极化电荷诱导磁电耦合导致的可变动态磁导率。在剩余极化状态下,改变外加直流磁场,发现Co/PMN-PT多铁性异质结的磁谱线形存在明显的变化。除了共振频率随磁场增加而提高之外,磁导率数值不仅可以在正值范围内可变,而且能够从正值变化到负值。通过Pt隔离的双层铁磁薄膜FeNi/Pt/CoZr/PMN-PT体系,证明了由于铁磁/铁电界面处的自旋极化电荷磁电耦合效应导致了负动态磁导率的出现。这一新的实验现象为新型绿色信息功能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防变异浓度(MPC)是指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MPC与MIC(最小抑菌浓度)的浓度范围为突变选择窗(MSW).当血清或组织液药物浓度低于MIC时,治疗无效但也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大葱移栽是大葱种植的关键环节。现在大葱移栽基本上都是由人工完成,人工移栽作业环境差,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民对大葱移栽
2月25日,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八里台校区举行,听取百年校庆筹备前期工作汇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校党委书记杨庆山做总结讲话,校长曹雪涛主持会议。以
文章回顾了中共建国以来探索和谐社会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进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过程。文章最后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展开了讨论,指出了和谐机
广东金融学院是广东省一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文以理解式球类教学法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主要为潘立酮治疗,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