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上的软件服务数量急剧增多的同时,互联网的便捷性也使服务提供者面对的用户群体规模迅速增长,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程度逐渐增大。传统的面向单一需求的服务组合方法因其高成本、低效率将不再适用,因而“大粒度”的服务网络的构建与使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针对服务网络的构建与定制已有较多研究。然而,传统的服务网络难以描述人工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相融合的复杂场景。在服务网络构建研究中,多数研究局限于功能需求或者Qo S约束,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之共同被满足。且往往构建过程中只考虑了服务间连接特性,而忽略了用户需求与服务网络之间的关系,缺少针对大规模需求定制的服务网络相关研究。同时,现实生活中,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用户自身因素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用户需求改变,需要对当前定制结果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交通应急服务背景,围绕服务网络的构建与定制,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分析现实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相融合的场景及特征,对数据流驱动的服务网络逻辑模型进行扩展,使之能够支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给出支持O2O的服务网络概念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描述。(2)面向群体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网络优化构建算法:分析历史需求间关系,按照潜在收益对多需求进行排序,优先满足潜在收益高的需求,将初次使用的服务添加到服务网络中,保持服务网络逐代增强。采用启发式策略为单一用户需求构造解决方案,尽可能多的复用之前已引入的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减少服务网络成本,达到成本有效性。通过实验将该方法与其他构建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3)面向用户增量式需求的服务网络优化定制算法:考虑了由于用户主观需求的变化而引起的方案调整的情况。在保证成本有效性及减小方案变化幅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两种求解策略。虚拟需求重构造算法(RP):根据组合方案的执行状态和需求变化构造虚拟需求,对该虚拟需求进行求解。并利用价格重写机制启发式地选择原流程中的服务,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小方案变化幅度;局部调整算法(LR):针对六个典型变化模式,对原方案进行局部调整,使之适应新需求,降低方案变化幅度。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4)跨域交通应急服务网络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交通应急服务中的典型增量式需求场景,设计并实现了跨域交通应急服务网络原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结构、功能及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