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琵琶传承与发展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天华先生作为我国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作品的同时,对于我国国乐的改进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大背景下,激发了大批当代有识之士的民族责任心,刘天华作为国乐改进社组织者的一员,发挥了其独具一身的音乐才能,在作品创作、音乐普及教育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热忱,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洋为中用”不再是空谈。在琵琶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刘天华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淘出了民族音乐乱沙中的金,将西方作曲技巧与传统音乐相结合,融入新元素的同时发挥国乐的优势,在不摒弃民族音乐本质的前提下弥补国乐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刘天华先生在本着学兼中西的原则下创作了三首具有时代特性的琵琶曲。《虚籁》《歌舞引》《改进操》三首作品的出现,使得民族音乐的突破口逐渐浮出水面,也使得琵琶在民族音乐发展进程中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着眼于刘天华先生对于琵琶领域的传承与发展,剖析三首琵琶曲的同时,对于刘天华国乐思想的确立、创作的思路以及左右手技巧革新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认识到刘天华先生鲜明的个人艺术魅力。通过笔者自身演奏,对于刘天华大师所处的时代、与之作品相关的背景以及作品本身的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断整理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将刘天华先生的思想、精神运用到实际演奏中,为实践夯实理论基础,真正的做到深刻内在,丰富曲目灵魂。
其他文献
高年级聋生虽然有了一定数量的字词积累,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这个阶段的字词教学常常出现不能学以致用、模仿照搬与遗忘过快等问题,文章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原因,进行教
汉代墓葬在中国现今出土的历代墓葬中保存较为完好,是我们研究古人世界观及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汉都城西安和洛阳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了中国古代墓葬的特点,分析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4,Pdcd4)基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抑制肿瘤生成.Pdcd4在多种人肿瘤组织细胞中
美国GOLDEN软件公司的Surfer软件是一套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运行的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软件,可以利用它绘制等值线图、3D立体图、阴影地貌图和矢量图等。其具有的强大插值功能
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聋生不断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但是由于耳聋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聋生的阅读,影响了聋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聋校阅读教学应该遵循"整体—局部—整体"
洗选过程产生的煤矸石、煤泥、污水等使得洗煤厂成为一个重点污染源。该文通过对洗煤厂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治理洗煤厂污染的办法。
综述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讨论了该类树脂的生产在新疆地区的可行性及发展趋势。
民初小说《春阿氏》源于清末北京发生的真实事件。此案一出,各种“群体”如文学、报纸、法律等的积极参与,使得此事件成为众声喧哗的多元“文本”实践。一、从文本大量引用案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灰色文献的概念及如何收集和利用灰色信息资源,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一直都是以提供图书、期刊等为主要的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本文主要关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的难点所在,通过对某集团战略规划的简单介绍,引出了三大难点:业务选择和整合,处理分战略关系以及如何将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相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