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调控维持性DNA甲基化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转录表达,印记基因活性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SH是唯一一个被报道参与DNA甲基化动态调控的SNF2染色质重塑酶家族成员。LSH敲除小鼠整体DNA甲基化水平下降显著,目前基于小鼠的研究更加倾向于LSH参与起始性DNA甲基化调控,但是其分子机制仍存在一定争议,尚待完善。我们首先构建了LSH基因敲除的多种细胞系,包括人源He La、HCT116、MCF7以及鼠源NIH3T3细胞。对这些细胞系的DNA甲基化研究表明LSH敲除导致细胞整体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15%-20%,重新表达野生型LSH能回复DNA甲基化,而表达染色质重塑活性缺失的LSH则不能。进一步RRBS甲基化测序数据分析表明LSH敲除细胞系中DNA甲基化水平下降广泛发生于不同的基因组元件。为了区分LSH主要影响起始性还是维持性DNA甲基化,我们构建了起始性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和DNMT3B(DNMT3A-/-/3B-/-)双敲除的He La细胞及DNMT3A、DNMT3B和LSH三敲除(DNMT3A-/-/3B-/-/LSH-/-)的细胞系,发现DNMT3A-/-/3B-/-细胞与对照He La细胞相比DNA甲基化水平略微下降(不足5%),而DNMT3A-/-/3B-/-/LSH-/-细胞与DNMT3A-/-/3B-/-细胞相比DNA甲基化水平有显著下降,表明LSH主要正调控维持性DNA甲基转移酶DNMT1介导的DNA甲基化。根据文献报道,UHRF1结合半甲基化DNA,泛素化组蛋白H3,从而招募DNMT1来实现DNA甲基化的维持。我们发现,在LSH敲除的细胞中,UHRF1在DNA复制叉上结合减弱,组蛋白H3泛素化水平降低,表明LSH可能通过影响UHRF1与染色质结合调控维持性DNA甲基化。通过生化实验,我们确定LSH与UHRF1但不与DNMT1相互作用。我们还发现在UHRF1敲低的细胞中,LSH在DNA复制叉上的结合也减弱,提示LSH与UHRF1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协同互助的方式结合到DNA复制叉上参与DNA甲基化调控。此外,转录组测序以及甲基化测序联合分析表明,LSH敲除后,DNA甲基化下降与基因转录水平上调之间呈现很好的相关性。综上,我们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细胞中LSH主要调控DNA维持性甲基化而不是起始性DNA甲基化。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LSH与UHRF1相互作用及其染色质重塑活性,促进UHRF1与DNA复制叉的结合,促进UHRF1介导的组蛋白泛素化,进而促进DNMT1的招募和DNA维持性甲基化。
其他文献
妫水河作为延庆的母亲河,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河道和水源保护区。随着延庆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生产生活活动所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提升妫水河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妫水河流域开展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妫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污染系数法对妫水河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分析面源污染来源。利用PhosFate模型分别进行妫水河径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有机磷多以植酸等络合态存在,很难直接被植物吸收。通过酶解法可降解植酸,释放磷元素,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是一种新分离出的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植酸酶,深入解析其结构、功能特性,探索其应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晶体学、结构生物学等方法,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为中国特有树种,是华北森林的代表性物种,有着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本文以河北辽河源油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围绕着不同林龄油松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特征,研究了油松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多样性与异质性,分析了不同林龄油松次生林的林下更新和优势种功能性状特征,并通过冗余分析、逐步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对生物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风险指标,评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的相关性。使用骨化三醇对2型糖尿病伴MCI的患者进行干预,明确其干预的效果。方法:1.入组2型糖尿病伴主诉近期记忆减退患者173例。进行临床问卷调查和Mo CA评分及各项临床指标检测,分为认知正常组(normal cognitio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各种逆境胁迫。干旱是全球最严重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植物耐旱响应网络是一个涉及多层面多基因互作的复杂调控网络,在遗传上受多基因控制。渐渗系可以减少复杂遗传背景的干扰,是定位复杂数量性状的经典材料。micro RNA是一类内源非编码小RNA,主要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 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
β-蒎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松节油组成成分,具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反应活性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到目前为止,β-蒎烯的氧化产物诺蒎酮已经被用于合成一系列高附加值衍生物,其大多数应用于医药中间体、手性催化剂、杀虫剂等领域。本文以诺蒎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一定荧光特性的诺蒎酮衍生物,并采用NMR、GC-MS、H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全面表征。本研究还实现了诺
历代都有游记作家,但此前没有一个朝代像明代那样如此之多、如此之整齐。明代是中国记游文学空前发展的兴盛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游记,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认真分析,概括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以典范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明代的游境写心书写,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正文、总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与创新设想、
2013年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提出“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农户家庭经营的升级版,它是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其实践进程被大大加快。但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却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农场
“基因编辑”和“肿瘤治疗”作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基因编辑领域,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由于Cas9表达的不可控性导致的脱靶效应会产生严重、不可预估的副作用,因而被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肿瘤治疗领域,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作为当前肿瘤治疗最为推荐的方式,却由于治愈率低、副作用大而倍受诟病;而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虽然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却由于
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EC 3.1.1.13)能高效催化胆固醇酯的水解;或在非水相条件下的胆固醇的酯化反应。O.piceae胆固醇酯酶在食品加工、制药(核苷类或固醇类激素的合成)、纸浆树脂障碍的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胆固醇酯的可溶性差,底物浓度低,严重降低了酶的催化效率。高温有助于增大胆固醇酯的可溶性,提高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进而提高反应速率。O.piceae胆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