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以来,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国际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日益更新,我国义务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及物理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目标更明确,要求更具体;物理教材栏目增多,视野开阔,内容减少,难度降低。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伴教学法在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同伴教学法特别为学生设计了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协商和共享。同伴教学法的适用性强,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同伴教学的有效性在埃里克·马祖尔的大学物理课堂中被证实。我国各学科也开始尝试使用同伴教学法,但是同伴教学法在国内还很不成熟。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同伴教学法在八年级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分析了同伴教学法的效果。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学法的成败取决于优质的概念测试题、有效的课堂反馈、以及同伴小组的分配等。研究还发现同伴教学法确实提高了课堂参与率,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是同伴教学并不是对每位同学都带来很大的帮助,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学习处在中游的学生。为了更好的使用同伴教学法,笔者也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同伴教学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同伴教学法及相关内容,并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八年级物理教材做了分析。第三章研究同伴教学法在八年级物理课堂中的具体运用,着重从物理规律课和物理概念课这两个课型开展相关教学实践,并仔细分析了相关教学案例。第四章分别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的效果这二个维度论述了同伴教学法的实施效果。第五章反思与展望,提出同伴教学法还需要完善的地方,并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