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已将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列为重要的发展领域,而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化学修饰电极是目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修饰后的电极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工业、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制备了系列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底的功能化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甲硝唑、杨梅素、芦丁和绿原酸的分析测定,具体结论如下:(1)采用滴涂和电聚合方法,制备了基于聚多巴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聚多巴胺/MWCNTs/GCE对甲硝唑的电化学行为,与裸GCE相比,该修饰电极对甲硝唑具有更高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甲硝唑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甲硝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5000μM,检出限为0.25μM(S/N=3)。同时,将传感器应用于检测实际药物样品中甲硝唑的含量,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回收率。(2)通过一锅法,制备了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及铂纳米粒子的三元复合纳米材料(Pt@r-GO@MWCNTs)。将复合材料通过滴涂法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技术,对修饰电极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进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杨梅素和芦丁在Pt@r-GO@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GCE相比,Pt@r-GO@MWCNTs/GCE对芦丁和杨梅素均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且能对两种物质进行同时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t@r-GO@MWCNTs/GCE对杨梅素和芦丁的定量测定均能得到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其中,对于杨梅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50μM,检出限为0.01μM(S/N=3);对于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M,检出限为0.005μM(S/N=3)。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已成功用于橙汁样品中杨梅素和芦丁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在100.6%~108.5%之间。(3)该三元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还被成功的用于绿原酸检测,与裸GCE相比,该电极对绿原酸具有更加优异的检测性能。在pH 6.0的0.1 M PBS缓冲溶液中,富集电位为-0.1 V,富集时间为150 s时,采用DPV法定量检测绿原酸,得到检出限为0.001μM,两段线性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2μM和2~20μM,并且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用于检测实际血清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回收率在98.7%~104.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