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Barriers to LC-I Training in Primary Interpreting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各地对外合作交流的加强,加大了对口译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已经明确将口译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在第三、四年开设了口译课。与翻译专业硕士(MTI)和翻译专业本科(BTI)的教学目标下设置的口译课程相比,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口译课程应是基础口译课程。该课程对学生进行的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基础口译听辨、短期信息记忆和信息重组表达的能力。本文对学生在基础口译听辨实训展开实证研究,旨在分析该阶段训练所遇到的障碍并找出相应对策。   本研究以巴黎释意论为理论支撑,从释意论的角度对“口译听辨”技能进行定义,通过概述口译心理过程三角模型与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对口译听辨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了以口译为导向的“听-理解-分析”的听辨认知程与语言学习为目的的“听-理解”听力理解认知过程的异同。基于理论研究,笔者对广西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的听辨实训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口译听辨实训的实验前后结果进行分析和对应的问卷调查,发现和了解基础口译课程的听辨实训中的障碍。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基础口译听辨能力实训中存在哪些障碍?(2)基础口译听辨技能培训将产生什么效果?   实证研究表明,英语专业的基础口译课程阶段学生外语能力薄弱,“得意忘形”能力欠缺,知识面狭窄是他们在口译听辨训练中的体现出来的主要障碍。基础口译课程中针对这些障碍实施听辨技能训练,包括识别关键词、主要句子结构、意群、主要信息点和逻辑线索等练习,强调应学生建立科学的口译思维模式,同时也应努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培训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作者从基础口译课程大纲、教材及教学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研究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口译教师和修学基础口译课程的学生在提高口译听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者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较之于普通教室内的传统写作教学,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对中国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而中国也迫切希望把自己更好地介绍给世界其他地区和国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英语分数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都低于90分。由于英语基础的薄弱,学生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不强。同时,由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辛辣讽刺的笔触,幽默机智的风格,以及其深刻批判当时美国社会中各种行业的独见性而深受读者和
随着中国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旅游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渐显著。为吸引更多世界游客,旅游文本必须发挥其信息传达等相关作用。博物馆解说词大体上属于公示语的范围,兼具信息传递
儿童文学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与趣味的同时,也通过其本身的价值、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因而,儿童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娱乐
近年来,私立大学蓬勃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观其优点,开设专业均是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专业;究其缺点,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生源质量下降。其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英